无忧雅思网_雅思预测_雅思机经_雅思考试_雅思资料下载_雅思名师_2018年雅思考试时间

(组图)中餐馆 称霸北美的快餐王国

  「一镬炒熟」的杂碎成为中餐馆名菜,全凭一个好镬。图为多伦多一家厨具店的老闆展示餐馆爱用的、以碳钢(carbon steel)打造的好镬。星报资料图片

  数量超美式大型快餐店

  中餐饮食文化在国际上遍地开花,有华人的地方总少不了中餐馆存在。位于亚省省会爱民顿的亚省皇家博物馆(Royal Alberta Museum),目前举行中餐馆百年历史回顾展,简介中说,如今北美洲中餐馆数目,较诸主要快餐连锁店分店的总和还多。从该展览资料也可以瞥见,历史上北美中餐馆俨如快餐王国,对本地饮食风尚也多所影响,或互相汲取灵感。这种现象对于今天在北美为事业打拼的华人移民来说,也许别具启发意义。

  关于中餐馆数量,撰有美国中式饮食文化专书《幸运籤饼纪事》(The Fortune Cookie Chronicles)的前《纽约时报》记者李竞(Jennifer 8. Lee)就曾指出,美国的中餐馆共约4万家,比麦当劳(McDonald's)、汉堡包王(Burger King)、温蒂(Wendy’s)和肯德基炸鸡(KFC)四大快餐连锁店的分店总数还要多(附表1)。

 

  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至于中餐馆如何在北美形成俨如快餐王国的「共同体」,亚伯达皇家博物馆这个展览的名称──「大草原上的杂碎:亚省中餐馆史话」(Chop Suey on the Prairies: A History of Chinese Restaurants in Alberta),可说透露了箇中玄机。

  这个延续一整年、将展出至明年4月27日的大型展览,选择以杂碎这种北美中餐馆招牌菜(详见「话你知」)作为中餐馆代名词,看来顺理成章。事实上,杂碎之于昔日中餐馆,就像汉堡包之于今天的快餐店,具有标志性(iconic)的意义。

  共同菜色构筑「中餐长城」

  不难瞥见,正因为昔日中餐馆有杂碎、炒面(chow mein)、炒饭(fried rice)、云吞汤(wonton soup)、芙蓉蛋(egg foo young) 、春卷(egg roll)和咕噜肉(sweet and sour pork)等标志性及具强烈同质性(homogeneity)的菜色,所以各个独立经营的餐馆,尽管没有连锁营运关系,却予人连成一气感觉,形成北美大地上的「中餐长城」。

  对于这些典型菜色,为何能够如此制式化(stylized)地普遍流行于各大城小镇的餐厅,该展览虽未特别作出解释,却举了一道起源于卡加利的名菜ginger beef(姜味炸牛肉)为例,可见一道中餐馆菜色一旦获顾客青睐,很快就引来同业仿制。

  尤为令人啧啧称奇的是,这道后来迅速在各中餐馆流行的名菜,尽管灵感来自中菜陈皮牛肉,但算不上传统菜色,而是风味更近于英式酒吧佐酒菜的创新之作。

  卡城名菜 争相仿制

  据亚伯达皇家博物馆资料,这道于1975年面世的菜色,创制者是卡城银楼京菜馆(Silver Inn Restaurant)的黄姓大厨(George Wong)。他汲取过往在英国伦敦炮制佐酒小菜经验,把牛肉丝裹粉炸香,微辣滋味原适合配啤酒享用,黏稠而甜的酱汁则像咕噜肉般,让洋食客觉得像中国菜。

  这道菜原名「辣椒酱炸牛肉丝」(Deep fried shredded beef in chili sauce),原没有标榜姜味,但洋人误以为辣味来自中国姜,爱把这道菜叫做ginger beef,后来亦以此名广为流传(详见食谱)。

  此外,起源于卑诗温哥华的北美中式自助餐(Chinese smorgasbord),也是中餐馆菜色或食制,在一个地方创制或兴起后才流传全北美的例子。

  温市新猷 广传北美

  Smorgasbord一词来自瑞典文,原指北欧风味自助餐,它用到中式自助餐上,可追溯至1870年代温市发祥地煤气镇(Gastown)。当地来自北欧的伐木和锯木工人,向他们的华裔厨师建议,把菜做成自助餐上桌,大受欢迎并形成食制,广传北美。

  《温哥华太阳报》(Vancouver Sun)专栏作家传丽玲(Shelley Fralic)指出,中式自助餐和后来的中餐外卖等廉价方便餐饮服务,给住在城市为生计而奔波的家庭,提供日常饮食上更多元选择。中餐馆所发挥有如快餐店的作用,可见一斑。

  快炒 洗不健康污名

  中式厨艺中为老外所知晓的元素,除了镬这种炊具,还有与镬相关的炒功,英文一般译作stir fry,而反过头来把这英文用语翻成中文,一般译作快炒。快炒颇能突出这种烹调法优点:由于快,所以能保存更多营养和鲜味;而要炒得快,则需高温才得以一炒即熟。这就是为甚么Rockford Wok|Bar|Grill连锁餐厅, 要强调它的镬式炉具温度高达10万BTU。而华人常说家中炒菜没能炒得像酒楼般有「镬气」,也正因为家中炉具没能达到酒楼那样高温。

  曾有部分中餐馆被指食物滞腻不健康,恐怕是没有掌握好快炒诀窍之故。像Wok Box连锁快餐店,标榜以新鲜食材快炒,健康有益。该店部分食品,符合由多个志愿机构共同制订的卑诗学校营养标准(B.C.’s Nutrition Standard for Schools),纳入该计划的品牌食物名单(Brand Name Food List),获部分学校采纳进热午餐(Hot Lunch)计划。

  譬如北温Handsworth中学,就以该店的宫保鸡肉饭、日式照烧鸡肉或牛肉饭、星洲腰果鸡肉饭等,取代热午餐计划中原有热狗等食物。这正好切合该店所突出,中式快餐较一般西式快餐健康,从而一洗中餐不健康污名。

  一镬走天涯 老外也不差

  亚省皇家博物馆的中餐馆百年展,以杂碎为题,固然有代表性,讲历史尤其恰切;但对今天北美中餐来说,杂碎恐已过时。如须找一个足以代表中餐特色的词语而又今昔皆宜,且华洋共晓,恐非wok莫属。

  Wok一词已进入英语词典,就是广东方言「镬」的音译,意指圆底中式炒锅,尤常用于广东式快炒。北美中餐素以粤菜为主,大厨一镬走天涯,洋人对这种炊具不陌生。

  直到今天,北美各地以Wok为名的中餐厅多不胜数,甚至洋人经营而又具规模的东方风味连锁餐厅,也不乏以Wok为名者;譬如在亚省和卑诗省经营、目前锐意开拓大温哥华市场的Rockford Wok | Bar | Grill,即为一例(附表2)。近年在北温、温市、兰里开设新店的这家连锁餐厅,提供中高档酒吧式食品(pub food),标榜以10万BTU高温镬式炉具,来炮制混融东西方风味的招牌菜。

  总部位于亚省爱民顿的亚洲风味快餐连锁店Wok Box,近年也积极在大温外围开店,包括北温、南素里、二埠、枫树岭和阿波斯福等。该店强调虽为快餐,但即点即做,在开放式厨房可看到不少老外厨师,以中式锅具炒菜,发挥一镬走天涯的厨艺。

  美国画家Edward Hopper笔下1920年代的杂碎馆。

  杂碎风行逾百年

  杂碎是旧式北美中餐的招牌菜,英文chop suey是广府话译音,意谓炒什锦,材料一般包括鸡丝、牛肉丝、猪肉丝等肉类或虾,以及大白菜丝、青椒丝、芹菜丝、洋葱丝、雪豌豆和豆芽等。

  传说清末重臣李鸿章1896年访美时,美国人打听他爱吃食品,中餐馆随口说是杂碎,这道菜就因名人效应而风行起来。现存纽约美国华人博物馆的美国最早杂碎餐馆菜单,是1879年波士顿宏发楼菜单,说明这道菜早于李鸿章访美前即存在。

  清末民初文化名人梁启超1903年游历美国后撰成《新大陆游记》,文中提到当时光是纽约就有三四百家杂碎馆,全美华人以杂碎馆维生者逾三千人。不过梁对杂碎观感不佳,文中写道:「然其所谓杂碎者,烹饪殊劣,中国人从无就食者。」

  名菜动手做:Ginger Beef

  Ginger Beef原名辣椒酱炸牛肉丝,本来没有标榜姜味,但洋食客误把辣味当作来自中国的姜。下为简单食谱。

  ●牛肉及蔬菜:牛侧腹肉(flank)1磅切丝、西芹梗1根切丝、胡萝蔔1根切丝、辣椒3根切丝、蒜子2颗剁碎、姜茸2汤匙

  ●腌料:酱油2汤匙、中国白酒1汤匙、糖1茶匙、姜汁2汤匙,混和备用

  ●炸制用的裹粉及油:蛋白(1个蛋)拌至起泡,加1/4杯(60毫升)清水,再加1/4杯面粉及1/4杯生粉,搅匀备用;另备油1公升

  ●酱汁:酱油2汤匙、中国白酒1汤匙、醋1汤匙、糖4汤匙、麻油半茶匙、清水2汤匙、辣椒粉酌量,混和备用

  ●制法:用腌料腌牛肉丝半小时备用;镬添油加热至足把裹粉炸至金黄的温度,牛肉丝分批沾粉炸至金黄捞起;把镬清理,重新加1汤匙油,炒熟蔬菜;加酱汁煮沸,再加牛肉炒至干身即成

  资料来源:亚省皇家博物馆(记者江先声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