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校校长Scott Bowman就表示说,大学将分别在明年和后年遭受25%的国际生源下滑,这也就意味着大学将在2011年损失2000万的利润,在2012年则会进一步损失1600万。
但Bowman也表示大学不会因此而缩减或取消任何课程。
根据一项2008年的调查显示,中央昆士兰的IT专业课程中,有8成多是来自印度的留学生,而其商科专业中,也有很大比率的中国留学生。
另一所较为依赖留学生学费的大学——Ballarat大学——则已经在今年感受到了留学生人数下滑的压力,其国际学生所占比重已经从32%下跌到了22%。
不过,该大学的校长David Battersby则比较乐观,认为大学不会在明年遭受太大打击,因为他相信市场已经触底。
但是,一项澳洲政府的数据却显示,国际学生的下滑趋势正在从印度逐渐向其他国家扩散,其中中国的市场已经呈现出了显著的下滑趋势,并很难再两年内得到缓解。
悉尼的麦考瑞大学和墨尔本的维多利亚大学也预测明年的国际学生人数将下滑10%左右,但两所大学也表示不会取消任何课程。
就目前来看,在这场国际教育产业危机中遭受沉重打击的澳洲大学,都寄希望于2012年,因为那时,澳洲大学便可以无限制的多招入本地学生,用来填补国际学生流失所造成的财政空缺。
可是,智库“独立研究中心”的高等教育政策分析员Andrew Norton就认为本地学生的学费无法填补国际学生下滑所造成的财政黑洞,因为国际学生所带来的学费收入远远超过了本地学生。
他说,以2010年为例,国际学生的学费收入平均比本地学生高出80%之多。
在澳洲,本地学生可以通过政府贷款的方式而达到免费念大学的结果,但国际学生就需要支付全额学费。
在墨尔本大学,一名学习商科的本科国际留学生需要一年支付3万多澳元的学费,但对于本地学生来说,政府会为他们支付2千多,他们自己则只需要支付9千多,剩下的学费则可等学生毕业工作后,从收入中再扣取。因此,可以说,本地学生的学费,仅为国际学生的1/3,甚至是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