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的留学与移民,在以往总是被认作为捆绑在一起双生儿一般,在过去有多少留学毕业生在毕业的同时又能够喜悦的拿到那张永居的签证贴,澳洲的留学和移民在过去如此的和谐和美妙,共同铸就了一个近似于学术天堂的氛围,直到近一年半载以来,政府在各项政策上面的大刀阔斧革新,让澳洲留学生倍感所处的经历和生活状态与前辈不同,而留学澳大利亚则已经悄然变质。
在澳洲的教育体系当中,除了八校联盟,科技联盟,创新研究联盟共18所大学的教育含金量上还有一定的优势外,剩下的教育质量总是陷入低迷和争议状态,而澳洲学府的文凭学位的含金量在全世界角度来评价,总是难以攀升一个更高的台阶,而由于被移民政策影响,部分学校的文凭价值甚至有沦落成三流或者四流大学,而从经济角度来看,由于政府取消了对于相关联盟大学内的教育补助资金,使得澳洲大学开始走向教育产业化的道路,教育行业在某种程度上等同于商业行为,使得澳洲大学的教育质量久久无法提高。
同时诸多澳洲大学将英联邦国家教育系统中典型的宽进严出制度发挥到了极致,大部分大学的入学门槛极低,甚至连代表澳洲最高教育水准的八校联盟的学校也是如此,有的学校的入学门槛甚至已经到了只要学生教学费,便可以轻松入学的地步,产生的恶性循环是,成绩不怎么好语言没有优势的华人留学生看似轻松入学相关名牌大学,却经不起学校课程的折磨,达不到毕业的标准,一方面父母继续砸钱,一方面自己又被逼得只能够疯狂转校,结果短短的三年本科教育,有占很大多数的华人留学生都要用四年甚至五年来完成。
政府方面,由于大澳洲计划被搁置,少数派内阁把持朝政,面对金融危机和财政情况,使得某些极端主义开始被一些政客奉行,纷纷采取了一系列类似杀鸡取卵的政策,将留学移民分割开来是最好的佐证,但是直接的影响则是生源缺乏严重,在悉尼的TOWNHALL火车站的站台另一侧的广告栏,可以经常看到各种大学招生的广告,甚至不乏有八校联盟的大学,这种疯狂制作广告招揽学生的方式在几年前几乎没有,而各种高校在一年内数次在中国大陆开展澳洲高校巡回咨询会,不禁让旁者觉得澳洲教育界的饥不择食之态。
根据澳洲当地留学生的计算,平均一个留学生在学校的开销,等同于三至四名本地学生,留学生虽然在各个学校所占总比例不高,仅10%左右,但是能够贡献的价值却近乎等同或者大于本地学生,因此从人员价值上来说,作为产业化的澳洲教育少一名留学生等同于少了三至四名本地学生的经济贡献,而如果趋势下滑,这个缺口将疯狂加大,而根据澳洲本地学者经济学家的预估,如果照现在的情况发展下去,澳洲政府在2012年之前,将损失近40亿澳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