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辉和刘虹是国内一所名牌大学机械制造专业的同班同学,拿到硕士学位后,这两个分别从一北一南两个省份落户北京的年轻人组织了一个小家庭。不久,面对工资微薄、专业潜力小的现实,他们双双选择了去美国留学。
2006年春天,离家8年的王辉第一次回国。已在美国为人父的他没有带爱人和女儿;刘虹的假期定在2006年秋天,她带着仅一岁多的小女儿和两只硕大的箱子回国。离家7年,她同样是第一次回国。
10月中旬,刘虹返回美国时,只带着那两只大箱子。她在35岁时才得来的宝贝女儿琪琪,留在国内由孩子姥姥带养。在通过视频采访他们时得知,把心爱的女儿留在国内,是这对留学后留在美国工作的夫妻迫不得已的选择。
与琪琪有关的四次签证
2005年夏天,琪琪出生在纽约。此时,她的爸爸和妈妈已经用长达五六年时间走出“穷留学生”时代,分别成为纽约一家大型公司和一家中型公司的白领——他们有了自己的车,贷款买了一所大房子。透过视频,记者看到,这对夫妻给姗姗来迟的女儿准备的卧室和用具,成龙配套,像童话里公主的房间。
但小公主琪琪还未出生,就面临谁来照看她的难题。
那时,王辉即将拿到博士学位。他把电话打回河北老家,让父母申请赴美签证,参加他的毕业典礼,然后留下来照看一下孩子。王辉说,自己的电话,令年过六旬的父母很是恐慌。要不是“想儿子都要想疯了”,他们“哪个国家也不想去,就想呆在咱中国”。事情出乎王辉的预料,美国大使馆拒绝了其父母的签证申请。
几个月后,刘虹的父母提前办理了退休手续,专程来北京办理赴美签证。但在美国大使馆,他们遭受了和亲家一样的“礼遇”。
不久,琪琪降生。刘虹在丈夫手忙脚乱的“伺候”下,坐了一个美国“月子”。“生完琪琪,我遇到一个更好的工作机会,很想让家里人过来帮我带孩子。”刘虹说。遗憾的是,王辉父母的第二次签证又遭拒绝,他们只好去雇在美国的“中国保姆”。“这些保姆年龄都比较大,不是出这样的问题,就是那样的问题”,都干不长。一次,在给父母打电话时,刘虹说着就在越洋电话里哭了。
刘虹的父母心疼女儿,决定再去办理一次签证。这一次,美国的大门还是没有向这对牵肠挂肚的父母开启。
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合计四次签证,各项费用合计几近两万元,但却没能了琪琪父母一个“自己的老人带孩子”的心愿。刘虹“铁了心”,就让保姆带孩子了。但发生在2006年9月的一件事,改变了她的初衷。保姆请假伺候生病的丈夫,刘虹请假带琪琪。保姆丈夫的病久久不见好转,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已经换了四五任保姆的刘虹“再也没勇气请保姆了”。她向公司告了假,带着琪琪回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