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和IMDO的Dr.Chen通话,一个澳洲国立大学毕业的博士,他就我的实际情况作出留学澳洲规划,大致记得一点吧:
基于我已有的翻译和媒介知识背景,多数中会推荐去读博士学位。Dr.Chen说Marketing&Communication和TEASL可能适合。
TEASL,教书匠,很适合MM,却被我直接否定。没啥说的,就是不喜欢。
Marketing&Communication在西方发展仅十年,属于现代经济学,说白了就是企业与政府间的贸易往来。他认为我的翻译和媒介专业基础正适合朝这个方向发展。听起来不错,至少不偏离从商。
但是接下来的分析却不对我的胃口。坎贝拉作为首都是政府部门、研究所,文化机构以及高科技企业的集中地,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如何同研究人员和国家政府打交道比较有利。我不否认这些团体有截然不同的特殊性,和他们做生意得具备独特的营销门道,公司在上海一单生意流失了大半给竞争对手就是实例。当时并非我们实力和产品不敌他人,而是没好好了解那种“啥都不懂又吃了便宜还卖乖”的客户心理和工作背景,以至于太冒进,给坐享其成的对手以果实:)后来的事实证明,有些螃蟹不懂得怎么下手的时候让别人先攻关也有好处,比如对手虽然拿到了订单,可是接下来的发货清关以及服务等等许多细节问题每一步都得费很大的劲儿去跟茫然无知的客户作解释为什么要这么做,特别是为什么要收费这么些。好在我们的发货期晚于他们,先让对手慢慢调教调教好这些傻瓜我们再出面就会省力多了:)说实话我从商就是不喜欢和国家单位打交道,坎贝拉如果和咱北京的氛围相似,那可够呛的!先生经验足,手下一支队伍长期活动在一线也会不断壮大,公关这方面我做不来也不必费心,不如多学管理,把公司和产品做强大。
了解到我有从商意愿又苦于没有系统的商业知识之后,Dr.斩钉截铁锁定MBA课程,推荐了澳洲国立大学和坎贝拉大学。
都在首都坎贝拉,是个幽静的小城市,人口只有35万,居民区很少。为了吸引和分流悉尼及墨尔本的民众,Cabela出台移民新政,凡在首都读满两年的学生,由政府出面担保拿到永久居民的身份。拿到身份后的学生找到一份有4-6万澳币年薪的工作,即可贷款卖方,首期付个几万,每天还款100左右,三四年就可以还清。买到房子,再买个车子,绿卡也就容易了。
绿卡拿到没什么了不起,不过是换一个窝住,但是从事国际贸易有个行走自由的身份对事业会有很大的推动。特别是准备转向制造型的企业不把外方产品研究透又怎么创新?现在人员出不去,技术学不到,服务跟不上,真的很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