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招咨询会上,有60多个与出国留学相关的展位成为不少学生和家长关注的热点。记者采访却发现,他们在观念上存在一些误区。有关人士提醒,出国留学之前,学生和家长务必明确方向,做好充分准备。
误区之一:出国是孩子高考失利的一条“后路”
为什么选择出国留学?面对这个问题,许多前去咨询的考生和家长都一脸茫然。
澳大利亚教育国际开发署中国代表处负责人李佳说:“近年来澳大利亚成为留学的热门国家,在我接触的学生和家长中有许多人对留学的目的非常盲目。”
据了解,不少家长把出国看作是孩子高考失利的一条“后路”。李佳认为,如果孩子在国内读不了较好的大学,就将其送到国外去读书,也不管孩子是否适合出国,这样的选择并不明智。
李佳说,出国留学和在国内上大学一样,是一种人生选择,但相对于在国内上大学而言,留学更需要谨慎的选择和规划。有的孩子高中毕业后被父母送到澳大利亚读书,但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出国,出国之后生活适应不了,学习跟不上,又没人管,就开始逃课、整天上网甚至打架闹事。
还有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在国内读不了好的大学,只要将其送出国了,“随便混个文凭也能有比较好的前途”。事实上,西方的大学多实行“宽进严出”政策,一些大学的毕业率仅为50%至60%。
“混一张文凭回国的想法不切实际。”加拿大凯波布兰顿大学招生代表袁博说,“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学习基础好,在国内即使是成绩中下的学生也能比国外孩子学得好,这完全是一种误解。”
袁博介绍,尽管中国学生在数理方面有理论优势,但国外学生动手能力、实验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能力都明显强于中国学生。在加拿大,很多成绩优秀的中国留学生都非常勤奋、肯钻研,没有谁是靠“混”拿到学位的。
误区之二:过分看重学校排名
一味追求国外名校,是不少学生和家长在申请留学时存在的另一误区。
英国驻中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教育官员张萌说,有的学生和家长在选择学校时非常看重学校排名,却不考虑学生自身的情况,这也不利于孩子在国外的学习。
据了解,英国的本科教育为3年制,研究生教育为1年制,学习非常紧张,名校的入学门槛高、学费贵,对学生的学业要求也更高。张萌建议,有意申请留学英国的学生应根据自身情况、家庭经济条件等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不要盲目追求所谓名校。
留学业内专家陈永衡介绍,学生和家长在咨询时很关注美国综合性大学排名,但很多学校的排名主要以研究生和博士生教育阶段的学术研究水平为标准,并不能代表其本科教育水平。学生和家长应全面了解学校本科阶段教学水平﹑硬件设施等,专业选择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