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出国留学一直是中国学生和家长们关注的焦点。而为了让孩子更早的接受海外教育,许多家长都计划在中学阶段就把孩子送去读书。但据记者了解,目前并不是所有想到海外去增长见识、增加知识的学生都有条件直接到海外留学,再加上一些国家对低龄留学生要求海外监护人“全程负责”的高门槛,也使很多学生难以在中学阶段实现自己的海外留学梦想。
此外,“小留学生”在海外频出事端的消息也让很多家长担心。于是,父母们都不约而同的开始寻求其他留学方式来降低孩子的留学风险。
短期交流为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几年前,郑先生就有了送儿子出国留学的想法,经同事推荐了解到国际学生交流项目非常值得一试。考虑再三后,决定让正读高一的儿子在出国留学之前先以文化交流的方式体验一下外国的生活也好,然后再决定是否留学,以免贸然投入。商量后儿子选择了美国。原本郑先生很担心儿子语言不过关,但实际情况是儿子在那里很快就适应了语言环境,许多过去怎么背也记不住的单词或俚语经过真实的交谈后一学就会。
免费接待小郑这一年食宿的志愿家庭有三个孩子,其中两个已上了大学,爸爸是建筑工程师,妈妈是教师。由于对异国文化非常感兴趣,希望再有个中国“儿子”,以便更多的了解中国。他们对待小郑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严格,非常注重培养他的自立能力和开朗的性格。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方式为孩子们提供了新的体验和新的认识,有些孩子甚至通过外国爸妈的教育改掉了许多“小太阳”的坏习惯,这对中国父母来说可谓是一笔意外的收获。郑先生也同样为儿子的改变而感到欣喜。
一年的交流学习结束后,小郑已经和美国的家人朋友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同时学校的教育也为他带来了丰富的经历,对美国的教育也有了亲身的体验。虽然在国内休学一年,延迟了高中毕业的时间,但是这一年来的收获远比晚毕业一年的损失要大得多。除了性格上成熟的转变,小郑的英语成绩也一下子提高了,流利的口语则最是难得。现在,小郑已经在准备赴美就读大学,短期交流后按时回国的良好记录已足以解决“移民倾向”的签证难题。
文化交流机构亦需慎重选择
随着国际学生交流活动的日益增多,个别机构也乘机打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旗号招揽学生。为此,专家提醒家长们选择交流机构必须要慎重,要多方对比信息,才能防止落入不规范机构的陷阱,免除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据国际学生交流协会(YFU)大中华分会上海办公室的肖力先生介绍,正规机构在各个国家的使(领)馆都有良好的信用记录,其项目也得到各大使(领)馆的支持和帮助。目前国际学生交流机构大多是非赢利性组织,收费并不高。交流生在当地的饮食和住宿都是免费的,也就是说,学生缴纳的费用中并不包括食宿费用,因为交流机构并没有向志愿家庭提供任何报酬和补贴。以美国为例,当前国际上通行的机构服务费用预计是人民币7万元左右(包括了国内机构服务费用、国外机构全程监管费用和学生医疗保险及意外伤害保险等),其他国家的费用则更低。假若遇到收费超出一倍的交流组织,几乎就可以确定这是不规范的运营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