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雅思网_雅思预测_雅思机经_雅思考试_雅思资料下载_雅思名师_雅思考试时间

关于留学 我们该些做什么

一、先谈谈哲学

  哲学么,有两个值得提起的地方,第一就是美国的高等教育,Master学位分了Master of Art,Master of Science,Master of Engineering,或者Master of Fine Art,Master of Liberal Art……但是,Doctor学位绝大部分却都是Doctor of Philosophy。对于这种现象,一个普遍的解释就是,科学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同时具有一定的相通性和共同性,因此统统划入哲学的范畴。

  二是徐小平的那本《美国签证哲学》,以前俞敏洪建议将书名取为《美国签证指南》,徐小平不干,说指南是方法层面上的东西,他的“哲学”是思想层面上的,超越了方法。


  我常常想,留学申请中也应该存在类似的哲学,致使这门哲学太过复杂,任何一个人或个一个组织,到目前为止,都不配来对这门哲学的定义和内容夸夸其谈。不过,我想大部分人本科阶段都学过概率统计的课程,而其中有那么一条大数定律,也就是说,当样本数量足够多的时候,就会呈现出常规特性。

  二、开始谈申请

  我绝不敢谈什么使用哲学来引导我们的申请工作,但是,既然现在中国申请者如此众多,也就可以说符合了大数定律,因此也就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最近看见很多人在询问自己的背景和竞争力,也见过很多人询问关于自己申请的学校定位,那我说一句,这些问题,在这里你得不到任何让你觉得豁然开朗,能够付诸实施的解决方案。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最近看得比较多的,是怀疑自己GPA是否够用的帖子,小而言之,你的GPA到底够不够用呢?只有等到收到offer或rejection的时候才能得到正确答案。中而言之,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入学年份,不同的竞争环境,都是影响你GPA是否够用的因素——这里我对“够用”的理解是不会对你的申请造成负面影响,而不是保证你有offer。大而言之,GPA从来也不是唯一的标准,而我相信大家问GPA是否够用,实际上是想知道自己拿offer的概率最终有多大。

  好了,现在来看看,关于这样的问题,大家得到了什么答案呢?无非就是建议通过工作和研究,提高自己的学术背景,比如建议研究生多发表几篇论文,建议利用自己的经历和教授陶瓷,或者建议在自己的文书上多多打磨。

  我必须声明,我没有任何藐视为申请者提供帮助和建议的任何人。但是,我们来现实地看一下,提高学术背景、发表论文、陶瓷、文书写作,已经是太多的老生常谈了——相信提问的人事前也都知道。而且,这也不是针对性的答案,如果一个人立志出国留学,就应该尽力做好每一方面。具体点说,不论GPA是高是低,都要尽力提高自己的背景。

  UIUC的EE系国际学生的录取率大约是3%,我曾经说过,这3%不代表一个人的录取机会时3%,而是在说,一个人想要被录取,必须超越97%的竞争者。3%是临界点,过了,就是1;没过,就是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