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满足广大留学人员及其他国外(境外)学位获得者在国内升学、就业的需要,维护学历学位制度的严肃性,同时为国内招生和用人单位鉴别国外学位证书及高等教育文凭、证书提供咨询意见,教育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自1991年起就开展了国外(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业务,此项工作在2001年得到了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办的正式批复同意。
至今,该中心已受理了38000多人次的国外(境外)学位学历认证,做了36000多份学位学历认证,认证工作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特别是中组部、人事部、司法部对此给予高度重视和肯定。党政干部在取得国外学历学位的时候,中组部要求一律要经过该中心认证,才能给予使用。
随着学历学位认证业务的不断扩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扩大,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最近又公布了最新的《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国外(境外)学历学位认证须知》。此举引起了社会对国外(境外)学历学位认证的再一次热切关注。
为此,神州学人网站于9月2日,特邀请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副主任邵巍及负责此项工作的魏能涛、张莹、成雯等嘉宾做客,在线回答网友们的问题。根据网友在线提问和嘉宾现场解答的情况,神州学人归纳整理了此篇“释疑”稿件,供读者参考。
基本政策措施释疑
【主持人】学历学位认证是否具有强制性?
【嘉宾】学历学位认证并不具备强制性。但我们为什么要进行学历学位认证呢?因为利用国外教育资源为中国培养人才服务,涉及到我们对国外教育资源的认证问题。政府在这方面主要采取了两个措施:一是和相关国家签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二是指定像我们这样的专业机构对国外学历学位进行认证,这种认证强调学术性、服务性和市场性,而不是强制性。其中,市场性就是按市场需求进行认证,包括政府的需求、社会或者行业的需求、专业机构的需求和境外教育消费者或者跨境教育消费者的需求。
【主持人】国外学历学位认证的必要必性是什么?
【嘉宾】国外办学体制特点不一,从管理体制上讲有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赢利的学校和不赢利的学校;从发放文凭的层次看也不一样,一般主要有学士、硕士和博士,但有些国家有副博士,有些欧洲国家没有硕士这个层次,还有的国家有一些职业文凭。中国的学位制度和上述情况也不完全一样,因而需要对国外的学历学位进行认证。学历学位认证主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对国外发放的教育学历学位的鉴定,二是对文凭的真假进行鉴定,三是对获取者本人的鉴定。因此,学历学位认证工作是很重要的,也是国际惯例。
【主持人】有些“海归”回国找到了不错的单位,或者创业也比较成功,有人说这其中也不排除没文凭者甚至持假文凭者,对这种情况是否准备采取一些防止措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