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英语补习班
我们参加的是加国政府为新移民办的免费英语培训班,简称LINC。说是免费,其实我们办理移民手续时就已经向政府缴纳了950加元的登陆费,所以这些钱就会用来进行各种培训。我们先进行语言测试评估,然后进入离我们居住地最近的LINC学校。我的基础不错,分到了4级,妻子分到2级。这里既是学英语的场所,又是交朋识友的好地方。我们现在经常来往的很多朋友就是在那个时候认识的。
我班上的同学有十几个人,来自世界各地,说着带各种口音的英语。一个来自哥伦比亚的女孩,她的口语不错;有来自波兰的一个白发老头,说话口音很重,我听不太懂,可是老师都懂;两位韩国驻加大使馆外交官的太太,她们本来就是全世界到处跑,所以来这里学习纯粹就是好玩;一个非洲来的黑人,因为还要打工,所以不常见面;一个斯里兰卡来的皮肤很黑的女士,看不出年龄;几个一看就知道来自于中东国家的阿拉伯女子,包着传统的头巾;还有一个来自以色列的女士。中国人数量最多,包括我在内有7个:三位女士分别来自山东,河南,台湾。男士中Jason来自北京,过来之前是个牛人,位居摩托罗拉中国公司销售部门的高位,据他说曾经带国内客户领导去美国租过飞机玩,真够腐败的啊。他的驾照也是在美国考过的,可以自动转为加国执照。一到这里,就买新车买新房,一次付清。Tim来自香港,他的太太也在我妻子的那个班上。他们以前在香港作餐馆生意,为了孩子的前途,投资40万加元办理投资移民,一到这里也是买了独立房子,还有两部新车,也是全部一次付清。另外一个徐先生是先到日本,后来才来这里的,已经在外边漂了多年,深知生活不易,所以生活比较简朴一些,只买一辆二手车。后来我们这几个男同胞就常在一起玩,像打网球,郊游什么的,成了好朋友。
我们的老师是一位老太太,叫做玛格丽特,很慈祥,也是早期从英国过来的移民(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加拿大本身就是移民国家)。她的语言很标准,为了照顾大家的水平,语速不是特别快。上课也没有特别的教材,就是拿一些生活中的话题来展开讨论,或者介绍一些这个国家特有的东西,有时候也去电脑室电脑上面练习作文。那几个阿拉伯女士动不动就拿报纸上的以色列报复巴勒斯坦人的报道来谴责以色列人,而巴方人肉炸弹炸以色列平民的事情她们就从不提。这种带有强烈种族仇恨色彩的东西本就不应该在这个多种族共存的班上讨论的。好在那个以色列女士懒得跟她们争辩,老师也就是常常打个哈哈,马上把话题岔开到别的上面去了。
好似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培训班的学员找到工作后就可以不再来了。像那个以色列的女士就是这样,不久之后就听说她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也不知道是真的,还是为了避开那几个中东人。同学们听说我是作软件开发的,都说我也不会在这班上呆多久就会找到专业工作离开的,我只能是苦笑,说但愿如此吧。他们不知道我找的有多辛苦啊。我在那班上还真没给咱中国人丢脸,有一次上黑板上板书,一出手就是流利的英文连笔字,让下面发出一片惊叹声。想当初我们毕业那年,所在学院毕业证的英文版本都是我手写的呢。还有课堂上老师发出的提问很多次都是我首先回答,常常赢得老太太赞许的目光。毕竟我只是口语不行,其他方面都还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