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住进公寓的时候,我认识了一个从东北来的女人,生得人高马大,浓眉环眼,很爽快实诚的样子,令人好感顿生。在她家里满满登登摆了一屋子的各种家具,风景画装饰画也挂的满墙都是,进入她家有一种上下班高峰时挤公共汽车的感觉。
她告诉我这也是朋友给的,那也是朋友送的—满屋子的家当竟然没花什么钱!叫我好生羡慕,回家后看着空荡荡的客厅心里十分沮丧,寻思自己人缘怎么这么差,连小板凳也没人送一个,做人也做得太失败了。
过了几天有一个早晨,我起得早了点,端了杯凉白开站在窗前一边喝一边四下眺望,偶然看见那个人缘超好的东北女人的老公正趴在楼下一个巨型垃圾箱沿上费力拔气地翻腾一个貌似书柜的旧家具。他仔细审看了一番,可能觉得没什么利用价值,就放弃了,跳下来拍拍手又上别处转悠去了。
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所谓朋友送的其实就是捡的……回想那天她说话时盛情难却却之不恭那表情—真难为她演得还挺专业。倒害得我好一阵情绪低落,严重怀疑自己的社交能力。不就是拣了一些别人不用的旧家具嘛,至于这样藏着掖着吗?大家都是新移民谁笑话谁呀。
我倒是很羡慕那些运气好的新移民,一来就能拾到既实用质量又过得去的的旧家当,省钱不说,还有益心脏健康—刚登陆的新移民一花钱就心惊肉跳的;再者,有利减轻频繁搬家时的负担—既是白捡来的,扔了也就不心疼了。也许无意中又援助了一位更新的移民兄弟。
出国以前,总听人说北美如何如何富裕,中国人去了啥也不用买,随便在大街上捡几件就行了,什么彩电冰箱洗衣机还有家具应有尽有。听得我是心花怒放,恨不得一步跨过太平洋。等真到了地方却大失所望,感觉从前对加拿大人民的富裕程度严重判断失误。—不仅不可能随便在街上就能拣上可用的东西,而且即使偶然捡上一件,通常也都是破旧不堪,还不如你在国内时送乡下穷亲戚的家当齐整干净,看着用着都不舒服,常勾起你思乡的感伤。
我们一家人来加拿大四个多月了,总共拣过三次东西。第一次是在一栋house 前的马路牙子上捡到一个老式录象机,其实捡的时候也是意意思思的,因为录象机在我们家乡早就淘汰了,但好歹也是件家电,比赵本山那个手电筒高级多了。毕竟我们在加拿大刚起步,没家没业的正艰难过渡,有一件总强过没有。再说我们发现那个抛弃录象机的主儿很细心,把遥控器用电线缠得牢牢的款款儿的搁在机身上,看着那么有诚意,不捡了去还真有点辜负人家这片心意。遂欢欢喜喜抱回房东家,接上电一试,却是空欢喜一场,原来录象机有毛病,不能用。老公拆开外壳鼓捣了半天也没修好,只好又搁到马路边上,让给某个擅长电器修理的大侠去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