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因做房地产专题调查认识多伦多地产局主席封赖桂霞(Cynthia Lai)。这天上午我如约来到1400 Don Mills Road的地产局,这栋天蓝色的建筑物给我的感觉有些特别。在透着夏日阳光的大堂,仰视天空,Cynthia恰好在二楼的过道向我微笑。她向我招了招手,示意我上去。
在主席接待室,Cynthia吩咐秘书小姐给我倒了杯黑咖啡,我们如多年没见面的老友般聊起来,数十年的往事人生,在她口中轻而易举地细细道来。
上篇: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与许多新移民一样,Cynthia初到加国,也是从读书打工开始。“七十年代初期,移民加国的中国人并不多,我是由姐姐申请移民过来的,她那时在满地可银行工作。我们家四兄妹,我排第三,人很单纯,姐姐说过来加国读书会好些,我就过来了。”
Cynthia讲到这里停了一下,她眼睛看着窗外被风摇曳着的树枝,陷入对往事的回忆中。“刚开始很艰难,我们在唐人街租了一间房,每月的租金是50元。现在看50元好像很少,但那时候很多人年薪也就数千加币。”
讲起今天许多新移民,多多少少总会带着一定的资金移民,Cynthia笑称自己当年确实是赤手空拳地过来。“加国当时有个规定,就是假如你读大学要获得贷款,必须要有一年的工作经历。我采取白天工作,晚上继续完成中学学业,除了为挣生活费这个原因,还有就是希望尽快取得一年的工作经验,为日后上大学做准备。”
Cynthia第一份工是在银行站“柜台”当出纳。她说那时每天站足八小时,下班后就冲向公车站赶去学校。“这种节奏确实很紧迫。特别是晚上下课回家后还不能睡觉,要做好多的作业,为了不影响姐姐睡眠,只好一个人躲在厨房里做啊做,每天睡觉的时间相当少,且因为供不起车,出入都是靠挤公车,人相当疲劳。”
如此的生活大概经历了一年,Cynthia顺利完成中学课程,考上大学,主攻化验医学。“记得第一次获得1600元的学习资助,其中有800元贷款是必须还的,另外800元是作为政府对学生学习的补贴,我用这800元给自己买了一架钢琴,圆了自己多年最迫切的一个梦。”
我问Cynthia,那时做作业都要挤在厨房做,还有机会弹钢琴?她听我这样说,淡淡一笑地回答:“买钢琴时姐姐刚结婚,她租了套两房一厅的公寓,我有了自己的一个房间。” Cynthia边说边指着主席办公室内那张办公桌说:“你以为端坐在这扇玻璃里的Cynthia,是个不拘言笑的女强人吗?其实我对生活有很细腻很丰富的索求。很小的时候,我就喜欢音乐。在香港,因为家庭没有这个条件,每天为练琴,我会爬上很高的楼层,到别人家去借琴练习。就算工作以后,我也曾到皇家音乐学院学习声乐。音乐对我来说,不但是一种情趣,还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