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根据刚刚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穷人银行创办者穆罕默德·尤纳斯在北京大学的演讲整理编辑而成
我在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教书了,后来我获得了奖学金,去了美国留学,并获得了博士学位,之后我就回到孟加拉,又开始教书。后来孟加拉爆发了一场战争,又发生了一次大饥荒。对于一个年轻的老师来说,他在课堂里面教授这种经典的经济学的理论,可是在课堂外面,人们正在遭受大饥荒。我觉得我可以走出去真正做一些事情。
我带了几个学生去村子里面,把从借贷者那里借钱的穷人的名字记下来,名单上一共有42个人的名字,这42个人都是从借贷者那里借钱的,所借总数是27美元。我真的不能相信,在课堂上我们谈的都是五年的国家规划、几十亿美元、国家的产业发展来帮助人们消除贫困这样的话题。就在我们一墙之隔的校园之外,这些穷人并不是在等着几十亿美元,他们所需要的不过就是几个便士,甚至不到一美元,但是却没有人把钱给他们。
于是我就接着去找银行职员和他们的上司,但是他们却都不愿意借钱给穷人。最后我说我来当担保,我把所有的文件都签上字,你把钱借给穷人。很幸运,他们同意了。银行经理跟我说,你应该跟这些钱说再见了,你肯定再也拿不回这些钱。我说可能会这样,但是我要试一试。
通过更多的实验,把贷款的规模扩大到更多的村子。现在我已经知道穷人是值得信任的,他们会还钱的。所以我就想,为什么不建立一个单独的银行专门为穷人办理银行业务,于是我就向政府申请,政府觉得这是一个疯狂的做法,怎么能够专门针对穷人做一个银行呢?我于是开始进行游说和劝说,最后在1983年我们得到了允许。
当我们开始工作的时候,我想确保至少在我的银行的借款人至少有50%是妇女。我的上司曾经非常惊奇,你为什么要让你的妇女成为你的借贷人呢?为什么不是男人呢?我还是首先找到了妇女。在经过了六年的努力工作以后,借款者中大概有50%是男士,50%是妇女。
可以说妇女所借的钱给家庭所带来的益处是成倍增长的,她不单要赚钱,还要照顾这个家庭,基于这方面的原因,我们又对我们的政策进行了调整,现在我们整个的借款人当中有97%的人都是妇女。
慢慢我们通过实践,现在不光是在穷的国家,甚至在富的国家,在美国、加拿大、法国、挪威等等也都开始有这种小额信贷的做法,在拉美洲也是如此。现在中国已经做了很多的小额信贷的工作。我们的目标是在亚洲能够通过小额信贷覆盖1亿个家庭,这个目标是在97年设立的,希望到2005年覆盖1亿个贫困家庭。
实际上所有的人在自己的内心都有着巨大的潜力,而现在我们这个社会却没有条件让这些人释放他们的潜力,或者让这些人知道自己有多大的潜力。但是如果我们改变这个制度,我们给他一个机会,让他逐渐看到自己能够掌控自己的生活,让他明白自己和世界上其他的人一样,他接下来也可以很有效率,甚至可以影响周边的人,让周围的穷人认识到自己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