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雅思网_雅思预测_雅思机经_雅思考试_雅思资料下载_雅思名师_雅思考试时间

留学成长录:一个美国法学博士的辛酸历程

新年后开学的第二周,所有课程的成绩都出来了。我点开成绩页面的时候,心脏紧张地狂跳,就跟当年打电话查询高考分数的心情一样,唯恐成绩会出乎意料地悲惨。

2009年的这个时候,我对JD(Juris Doctor,法学博士)这个学位还感觉到非常陌生,只依稀知道无论在美国还是中国,这个学位的含金量都很高。而如今,我已经在美国念了一年的法学博士课程。想一想,这真是一段出人意料的奇妙经历。那我为什么会选择读法学博士这条路呢?在法学院这一年里我又经历了哪些事儿呢?容我慢慢道来。

一波三折申请路

2009年,我正在芝加哥大学读国际关系的硕士,当时对JD的了解仅限于概念性的认识。由于我特别喜欢芝加哥大学法学院的De’Angelo Law Libary,便经常去那儿看书,一来二去便认识了在法学院读LLM(Master of Law法学硕士)和JD的中国同学,从他们那里我开始慢慢了解JD的学习内容和职业前景。当时我感觉这个专业的学习内容很具有挑战性,而且职业前景相当光明,于是对这个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深深的向往。

然而,由于我之前完全没有学习法学的经历,所以并不确定自己到底是不是适合这个专业。于是,我决定在芝加哥大学选修一门法律课——公司法,先接触一下这个学科。这门课开启了我的法律学习生涯的很多第一次:第一次知道了什么是case study (案例分析),第一次知道了什么是Socratic Method (苏格拉底式教学法),第一次在两百人的课堂上结结巴巴地回答法学院教授的提问,第一次经历真正的法学院考试。捧着法学院厚厚的硬皮红书看案例的时候,我感受到这与我以前的学习经历完全不同:它不像英语学习那么随意散漫,而是要求我高度集中注意力,并进行大量的逻辑思考;它不像经济学习那么客观,有公式可寻,而是要求大量的抽象思考;它也不像国关理论那么虚无缥缈,而是自成一个严密的系统,且有大量的实际应用案例。我当时并不十分清楚该怎么上法学院的课、怎么记笔记、怎么应付考试。只记得在期末考试前,我把课堂大纲、重要的讨论主题、所有重要的案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都背了一遍,然后就忐忑不安地上考场了。没想到最后出来的成绩颇让人欣慰,这给了我莫大的信心,让我更执着地追求JD的生涯。

在美国念JD的中国留学生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读完LLM后转入的学生。这类学生接受过法学本科教育或同等学力教育,然后申请美国的LLM项目,读一年后如果学习成绩优秀,即可转学JD。另一种是考LSAT (Law School Admission Test法学院入学考试)后直接申请JD的学生。我没有法学学位,无法申请LLM,因而只能硬着头皮考LSAT,然后开始JD申请之路。LSAT分为三大块:Games(分析推理)、Logic(逻辑推理)和Reading(阅读理解)。中国人最擅长的是Games,成绩最容易得到提高的是Logic,最难但也最具决定性的是Reading。两个月的模考下来,我将Game和Logic两部分的错误都控制在了两道题以下,但是做Reading时发挥一直不稳定。在这种状态下,我于2009年9月参加了第一次LSAT考试,考得很糟。成绩出来的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的梦都碎了。从2009年开始,考生无法再从LSAC (LSAT考试的官方网站)上查阅自己在每个环节中分别错多少题了,所以我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儿。但我隐约觉得自己还是栽在了Reading上,当时Reading环节一共八道大题,我做得很疲惫,有一道题几乎全是猜的。

不过,幸好我还有一次在12月份考试的机会,虽然在时间上有点晚,但我估计能赶上2010年的申请末班车。于是我重振旗鼓,开始了第二次备战。这次我把重点放在了Reading上,很认真地参考了白皮书,研究了不同主题的文章的风格和各类题型,并学会了如何带着问题去阅读。2009年12月进入北京大学考点参加LSAT考试的时候,我心想:这次是背水一战,如果再失败,我就放弃。两周后,成绩单发到了我的信箱——170分。靠着这个成绩,我敲开了美国西北大学法学院的大门。

做好准备,迎接新生活

在接到录取通知和报到入学之间的这段时间里,我的身份用“行话”说叫0L(L表示level),因为一年级学生是1L,二年级是2L,三年级是3L,我还没入学,属于“预备役”,因而就是0L了。在这段时间里,我读了几本书:一本是哈佛法学院的毕业生Scott Turow写的One L,讲述的是他入读法学院第一年的惊心动魄的生活;一本是爱岑(真名是董华春)写的《常青藤上的小蜗牛》,讲述她在宾夕法尼亚法大学法学院学习LLM和SJD (法律科学博士)的经历;一本是Law 101,该书通俗易懂地介绍了JD学生第一年要学习的法学常识;最后一本是Chemerinsky写的Constitutional Law。借助这几本书,我大概了解了法学院学生的学习面貌和一些法律常识,它们让我对1L的生活感到既向往又胆怯:向往的是新奇的知识和精神上的刺激,胆怯的是自己可能会不堪重压、失败而归。现在看起来,这些顾虑完全是多余的,因为一百位1L学生就有一百种对法学院的体验,我的体验与Scott Turow以及爱岑的就都完全不一样。

2010年8月中旬,我抵达了风城芝加哥,开始了由某律师事务所主办的为期两周Orientation Summer Camp (迎新夏令营)。这个夏令营完全是由新生自愿参加的,旨在培训大家适应1L的生活,培训内容包括课程介绍、如何高效记笔记、如何回答教授提问、如何快速阅读、如何准备期末考试等等。当时我觉得这真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就兴冲冲地报了名。后来我才知道,这种行为叫gunner,就是“抢跑”,是一种被人鄙视的不公平竞争行为。于是开学后,我对同学们决口不提这段令人汗颜的经历。

夏令营结束后,我们立刻被划分成不同的组,每个组大概有五十多个学生。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从某种程度上讲,分组如何将决定你在法学院的生活是否顺利。因为只有同一个组的人才一起上课,互相竞争。而且,不同的组可能有不同的风格,如果你恰好不喜欢你所在组的风格,那第一年恐怕会比较痛苦。我们这一届的1L中有两个中国人——我和另外一个男生。我被分在了第三组,他被分在了第四组。当时他立马向我抱怨说,他们组的韩国人太多了。法学院的韩国学生都非常聪明,而且学习很拼命,和他们竞争简直是“九死一生”。而法学院的考试都是curve制(即每组成绩呈正态分布趋势),只有一定比例的学生才能拿A,因此在这样的组拿好成绩很难。我当时对这些内幕毫不知情,也不知他说得是真是假,只好随口安慰了他两句。

应对繁重学业有窍门

第一学期就在这样一片紧张和慌乱之下正式开始了。我们组的课程内容是侵权法(Torts)、合同法(Contracts)、刑法(Criminal Law)、民事程序法(Civil Procedure)和法律写作(Legal Writing)。

法学院课程的标准上课流程是这样的:根据课程表提前预习每天的课程;预习案例时主要了解案例的facts (事实)、issue (决议)、reasoning (推理)和conclusion (结论),并划好相关重点;在课堂上认真记笔记;课后再复习一遍。

在头两周,教授因为怕我们不能适应法学院的阅读强度,讲课的进度都比较慢,所以我也就悠然自得地按照这个标准流程安排学习。然而,从第三周开始,用这个流程学习开始变得吃力起来。首先,课后复习变成了一个奢侈的习惯:我常常连新的阅读量都跟不上,更别提复习旧知识了。其次,民事程序法太难,我常常在课前划完重点后又把关键内容忘得一干二净,结果上课跟不上教授的节奏,笔记记得很吃力。再者,写作课的作业越来越重,占用了许多读书时间。到了第四周周日晚上十二点时,我还没完成第二天刑法和侵权法的阅读,可上下眼皮已经开始打架了。当时我一个人坐在灯下,腰酸背疼,觉得特别沮丧。我知道自己应该改变学习策略了。

由于每门课的特点不同,难易程度不同,教授看问题的视角也不一样,因此我觉得在每门课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也应该有所区别。比如,侵权法对我而言比较简单,知识点也不多,那就不需要专门花时间去课后复习。但这门课的教授是经济学博士出身,格外注重分析每条法的道理和经济效益,所以在预习时就应该带着经济的视角去读案例。这样才能在课堂上迅速跟上教授的讲课节奏,记笔记也更有效率和针对性。民事程序法的程序比较复杂,需要花费更多工夫,所以课前预习时我便一边看案例一边做读书笔记。这样上课前重温一遍,上完课再复习一遍,记住核心内容也就不是问题了。对我来说,最轻松的课是合同法,教授很少提问,内容也相对浅显易懂,我便使用了一个偷懒的办法,那就是连案例都不看,直接看case brief (参考书的一种,相当于教科书里的案例的缩减版),里面提供的信息绰绰有余,无需再阅读冗长陈旧的案例。经过这样的策略调整,我的学习效率果然得以大幅度提高。

“学”自己的“习”,让别人说去吧

虽然我的学习效率提高了,但是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

首先,我得决定是否参加学习小组。和我要好的韩国女孩Angela和Ashley都已经加入了学习小组,每周挑出固定的时间复习,互相解答疑难问题。在法学院很多人都不愿一个人孤军奋战地学习,因为谁都不知道最后考试什么样,不知道自己学习的方向是不是正确,也不知道和同学相比自己处于什么样的位置。而学习小组就相当于是一个团结了一帮战友的小战壕,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以上问题带给学习者的焦虑感。我试着参加了一次Angela的小组会,但觉得收获不大,而且比较占时间,于是果断决定不加入任何学习小组。

其次,我得了解如何选择参考书。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同学们一开始便纷纷使用各种参考书。但是,过多地依赖参考书有利也有弊:利在于它可以辅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而弊在于阅读这些书本身就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有“喧宾夺主”的嫌疑。因而,我觉得找到适合自己的几本参考书就可以了。我在网上看到一位学长写的课程review,感觉他写得很好,而且推荐的相关参考书(平均每门课一本参考书)都能满足我的需求,便如数买了下来。其实,参考书并不在多,选择一本适合自己的,然后吃透它,这样对自己才最有益。

从这些事上,我渐渐明白,学习千万不能跟风,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和需求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我为考试狂

随着期末考试的临近,法学院的气氛也逐渐凝重起来。图书馆渐渐座无虚席,大家都在灯下埋头苦读。由于气氛分外压抑,我还是选择在自己的公寓复习,一来不受外界干扰,二来可以出声朗读,便于记忆。复习的两周和高考(微博)备考很像,除了背outline,就是做以往的考试题。每门课大概有3~4天的集中复习时间,每考完一门有2~3天的时间复习下一门课。每门课的考试时间是三个小时,典型的题型叫Issue Spotter,就是老师给出一个虚拟的fact pattern (事实呈现),然后要求你用学过的法学知识进行全面分析。每考完一场考试,我都感觉自己好像褪了一层皮。等褪完四层皮后,圣诞也就到了。由于成绩要等到1月份才出,我也只好在忐忑中迎接新年。

新年后开学的第二周,所有课程的成绩都出来了。我点开成绩页面的时候,心脏紧张地狂跳,就跟当年打电话查询高考分数的心情一样,唯恐成绩会出乎意料地悲惨。还好,三门课拿了A,写作拿了B+,最差的是刑法学,拿了个B。拿到成绩的那一刹那,我一直绷着的情绪突然彻底放松了,就好像在冰天雪地走了一天的旅人突然跳进了一个热气腾腾的温泉,五脏六腑都暖得打了个哆嗦。那泉水未必有多暖,只是因为被冰了太久,所以一丝暖气都足以让我瞬间感到温暖。

由于没有法学学习的背景,在法学院的第一年里,我经常感觉到莫名的恐惧和担心,害怕自己跟不上其他同学的步伐。但通过这次期末考试,我明白了自己在法学院的位置,也明白了很多的恐惧都是自己吓自己。虽然离光明还遥遥无期,但有那么一盏小灯亮了,我便有了信念,也有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