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房地产市场和居民债务
春天是房地产市场旺季的开始,不少人都等待春天才将房子出售,因为有多些准买家开始出动购买房屋。因此,在3月初满地可银行 (BMO) 再一次推出2.99%五年按揭的优惠利率,去吸引準买家选择BMO的按揭。究竟未来数年加拿大房地产市场表现会如何?
掀起了银行按揭争夺战
今年一月,BMO首度推出五年2.99%的超低利率去吸引顾客,令其他银行措手不及,急忙调低其利率去回应,避免流失客户。事隔一个月,BMO的2.99%五年按揭又捲土重来,并推出3.99%的十年按揭,而大部分其他银行的五年按揭还维持在4%左右。
换言之,BMO的五年按揭利率较对手便宜1%有多,据说这也是歷年来最低的五年按揭定期利息,几乎接近银行筹集五年资金的成本利率,令这些按揭几乎变得无利可图。当然,BMO的2.99%按揭有许多限制,例如在提早还款、取消按揭、增加还款方面;而优惠期亦只至叁月底,因此未必适合每一个家庭。为了回应BMO的超低利率,其他大银行也推出四年期的2.99%按揭,但没有额外的限制。因此,在选择这些按揭时,应小心考虑自己的需要。
房地价格会否大幅下调
由于利率长期偏低,加拿大地产市场已经蓬勃了好一段时间,累积了相当可观的价格增长。一般经济分析员都相信并未有泡沫出现,但楼价是偏高,分歧是究竟偏高了多少,是10%至15%?还是20%至25%?若然楼价偏高,楼市会否急挫?
相信楼价大跌的可能性不大。
第一,自从2010年9月起,加拿大央行一直保持央行利息在1%水平至今,加上美国已预期在2014年前不会加息,因此加拿大利率在未来一两年大幅上升的可能性不大。
另外,失业率预期不会大幅攀升,令拥有房屋的家庭能继续承担供款。
其实,以BMO的2.99%五年按揭为例,扣除2%的通胀率,实质利率低于1%,令房地产变得更能负担。
皇家银行 (RBC) 最新的房负担指数显示,加人置业的负担能力和一年前大致相同,接近长期平均数。即是一个家庭每年在拥有一间两层房屋的总开支,佔家庭总收入的48%,在多伦多这比率约为60%,但在温哥华这比率却是90%,令越来越多人放弃在温哥华置业,只选择租屋住。
在楼价方面,2月加国整体按年升幅为2%,除了多伦多录得超过10%升幅外,温哥华只有4.6%。因此虽然加拿大房地产总体来说,没有出现泡沫,但个别市场,特别是多伦多的柏文市场和温哥华出现急剧下调的风险偏高。温哥华的双层独立屋,平均价格近乎85万,为全国之首,令大多数加人不可能负担。
但温哥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吸引了大量的国外买家,因而价格未必大幅回落。在多伦多过去数年兴建或正在兴建大量柏文单位,更有些单位在未公开发售之前,已经出现人龙轮购,令人忧虑是否炒风已起,以及这些单位会否会被市场吸纳。
除了这两个市场外,整体楼市相信会在未来数年将逐渐下调。但假若经济增长上升,居民收入增加,令市民置业负担能力上升,楼价却未必一定下调。
加国居民负债令人忧虑
未来楼市的表现也受到加国居民欠债的情况影响,特别是加国央行行长和财长都多次提醒加人,要小心处理家庭债务,免得在利率至终上升时,出现还款问题。最新的数据显示,加人平均欠债佔可使用的收入的150%,而这比率在过去二十年来,不断上升。
过去数年按揭借款的增长,虽然已从高峰回落,但仍达7%左右;换句话说,若按揭和其他个人贷款仍以这速度增长,欠债与可使用收入的比率必升逾150%,令居民无法负担还款的风险上升。假如大量居民无法还款,必将出现断供潮,令银行收楼,重蹈美国楼市覆辙,令房地产市场崩溃。因此,决策当局必须抑制居民欠债持续上升。
要抑制借款,最有效的方法当然是调高利率,但现今经济仍然脆弱,可能打击经济復甦。另外,加息会刺激加元升逾与美元平算水平,打击出口。因此央行不断出口警告,希望可以不用加息而劝止加人过量借贷;但另一压抑按揭增长的方法是透过对贷款的限制,例如政府已取消零首期,并将首期增加至5%,又将最长的分期摊还期减至30年。
政府还可进一步考虑将首期增至10%,摊还期减至25年,避免一些在正常情况下无能力置业者入市。又可以将批核按揭的计算利率调升,使置业者有足够能力去应付利率上升的衝击。另外,加拿大房屋按揭公司 (CMHC) 刚宣布,联邦政府决定将其按揭保险的总额限制在6000亿加元。
在加拿大一般置业者若未能提供20%的首期,必须购买按揭保险;而CMHC是最大的保险按揭公司,由联邦政府出资运作,现今已有5870亿保险总额,换言之,未来必须减慢其增长,因此会令申请按揭保险变得更困难,这些措施都能压抑借贷的增长,令加国居民欠债下降。
冯肇昌(加拿大渥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