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时总会不经意反问自己:人生最大的收获(harvest)是什么?想得最多的是与青年学子倾心交流(communicate)、探讨(discuss),解读隐藏(hide)于他们取得优秀成绩背后的那些成功密码(code of success)。一批批学子(student)、一个个真实的经历(true experience)诠释了这些法则(rule),能将这些法则演绎(explain)、传递(send)给另一批正在求知路上的青年(youth),从中品味予人玫瑰的芳香是我人生中最大的快乐(happiness)。
细读《干法》一书,经营大师稻盛和夫将人分为三种(three types):一种是点火就着的“可燃型”人,第二种是点火也烧不起来的“不燃型”人,第三种是自己就能熊熊燃烧的“自燃型”人,要想成就熊熊事业(career)就必须成为一个自燃型的人。
同样,我相信(believe)要想在学业上学有所成,就必须成为学习上的“自燃”人。
一、做学习上的自燃人,充满对真知灼见的渴求(desire)。
清晰地记得,有一次一个同学在课间休息(break time)的时候拿着我编写的一本辅导书,跑上来,说:“胡老师,这个单词(envelop,作名词表示“信封”,做动词表示“包围、笼罩、包住”等意思)在这篇文章里面是作动词用的,发音应该是[in'vel?p]”。当时我在编写的时候觉得它做名词时发音是['env?l?up],因为是一个多音节词,那么做动词(应该发[in'vel?p])它的发音(pronunciation)跟常用做名词(noun)时的发音是一样的,不应该有变化(change)。
那个同学拿着辞典(dictionary)给我翻到那一页,说:“您看,您的是错误的(wrong)”。面对这样的情况,有些老师可能会感到尴尬(awkward),然而当时我非常高兴,我高兴的是这个同学有如此认真的(serious)学习态度(attitude),有这种自动自发、追根究底的学习热情(passion)!一看时间,马上就要上课了,我说:“好的,同学先请回到座位(seat)上,马上就要上课了”。上课时,面对当时台下500多个学生,我指出我出的这本书里面哪一页、哪个单词音标有遗漏,当着同学的面表示道歉(apology),并且夸奖了那位指出错误的同学。课堂上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掌声不只是学生对我的道歉的原谅,更重要的是给予了这位指出错误、对真知灼见锲而不舍的同学最好的鼓励(encourage)。
二、做学习上的自燃人,时刻保持积极的(active)学习态度。
就如雅思(IELTS),很多学生在给自己设定目标(goal)的时候往往过于天真(naive),“欲取其中、必求其上”就以往经验(experience)而言,考生目标分数是6分,那么他在备考时设定的分数(score)至少也要6.5分甚至7分,如果说只是朝着6分的目标努力(make effort),那么很可能到最后考到的分数只有5.5分甚至更低。常言道“有目标才有压力(pressure),有压力才有动力”很多同学不是没有学习英语的能力(ability),只是不愿意付出努力(effort);报名参加了培训班就以为万事大吉了,就是机械地跟着老师的节奏走,自己从来不主动去思考去学习,不求甚解,浅尝辄止,考起试来大失所望(disappointed)。师傅领进门,学艺在自身,教育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find out),学生求知到了某种临界点后,老师的知识水平(level)和学生的学习结果(result)关联不再紧密(close),重要的是学生要有持久的强烈的(strong)自我内驱力,这种内驱力是学生在学习道路上克服(overcome)困难的重要力量(pow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