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的人际交往比以前变得前所未有的复杂了,特别是利害关系的联系更加紧密也更加多维起来,比如现代人的公关意识、团队意识、交友意识等,比任何时候都要强烈,这是生存发展的必需,也是现代人找到自身存在的秀场的需要。随着手机、网络等现代通讯传媒手段的普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异常频繁。特别是交流手段更多了也更方便了,但似乎说谎话的人也随之增多了。这一方面说明通讯手段的交流多是片断式的信息,相关佐证的信息少。同时,也说明复杂的人际交往本身,容易让某些人觉出说谎的功能和便利。
当然,对职业性撒谎,多半要依据逻辑判断和对说谎者一贯的行为来推断,不过,对于一个并不是非常职业化的说谎者,他们说谎的技术性相对较差。或许,谎言编得天衣无缝,但行为表情上却很难配套,装镇定,故意表现出放松,但却很难做到,所以也就容易露出马脚。说谎者通常会在六个方面泄密:
一.说谎时装出无所谓的口气,眼神故意挪开,或者和听话者眼神相对,但旋即没有自信地离开。不是经过专业训练的说谎者,在说谎时是很难做到不露形色的。因为心虚而带来的紧张会马上通过神经传输到他的表情肌以及眼肌之上,让表情表现出不自信或是僵硬来。
二.如果听话者用眼瞪着对方的眼,而对方却眼神集中对视对方却很难做到。面对对方眼神的直视,说谎者具有本能的紧张,这时,说谎者的眼瞳的中心变得游移,想集中,却做不到。当说谎者意识到可能泄密时,就要努力保持镇定,想挽回败局,但这种努力会让他们更加紧张,特别是表情肌发硬。
三.事由编得太合乎情理,但却少有准确无误的实有信息。再继续问得多一些,要么就要停顿下来,吱唔起来。要么说得情节与原先的衔接不上。说谎者会精心寻找借口,让事情非常地合乎常理,这是为了不引起怀疑,或许,他们注意了事由的逻辑性,却往往在具体细节上准备不足。于是,追问细节,很容易让他们露出慌乱和破绽。
四.边说话边去做其它的事,通过这种方式来缓解说谎时的心理压力。往往这时所做的事,是临时性采取的应对方式,所以,事情本身并不一定具有不得不做的理由,事实上泄露了自己内心的紧张,并且可能慌张出错,不是碰落了东西,就是走错的方向等等。
五.当撒了谎没有得到预想的反应,说谎者可能画蛇添足地主动解释。在对方并没有继续追问的情况下,说谎者反而内心不踏实了,所以要主动解释。这种解释一听就只是怕对方不信而做出的。但这种解释与狐狸的多疑行为,有共通的地方,狐狸偷了鸡,要事先埋起来,之后,怕人发现,便反复地跑去看,或用爪刨开来验看,反而泄露了它埋鸡的秘密。
六.变换一下角度进行反证,会让说谎者很难串通他人说谎。比如说,老公对老婆撒谎,说晚上在某某朋友家玩,肯定男人和朋友串通了。你去求证朋友,得到的答复肯定和老公编的一样。那换一个角度,去向朋友的妻子或是孩子求证,昨晚老公的朋友在干什么?自然就可以得出老公所编事由的真实性与否了。串通说谎泄密的最大可能,就是反证,因为串通事由是单线的,而事物真相的联系却是多维多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