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然而,当我们真的面对选择的时候,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其实是要付出很大的勇气的。近年来,在大陆移民大军中出现手握“枫叶卡”频繁往返于大陆和加国这么一种现象,他们被称之为“太空人”。是什么让他们选择作“太空人”?是什么让他们的移民之路走得如此的漫长?带着疑问和好奇,笔者走进了他们中间……
四十有“惑”
陈先生,移民前在大陆某事业单位做行政工作,收入不是很高但在国内有车有房也过着衣食无忧清闲惬意的生活,然而,随着年龄增长,职业晋升“天花板”使得他越来越感受到工作上的压力。2009年,他背着单位悄悄办理了移民加拿大。当笔者表示去采访他移民成功经验时,他一开口却说:“谢天谢地,幸亏我当时办移民没有把工作辞掉。”“?”笔者感到不解。
“09年第一次登陆的时候,原以为多伦多是国际知名的大都市,应该像北京上海那样繁华热闹,但下飞机后发现完全不一样,这里生活内容太单调,除了周末逛逛华人超市,没有任何业余活动,我是一个喜欢热闹的人,一下子过安静生活还真难适应。还有就是工作——我指的是我现在坐办公室的工作,实在是太难找了。刚来的时候也找到一份勒脖(LABOUR)工干,但你也知道像我这样年过40岁的人,肯定不能长久做体力工,所以,我坚持了1个月,就回去了。”“那你现在放弃了?”笔者问道。
“没有啊,去年我还把太太和小孩弄过来了,让小孩到这边上学。”“那你不是过着牛郎织女的生活了?”笔者调侃道。
“是啊,只有这么选择了。刚办移民的时候,是我非常想出去,现在我却犹豫了,毕竟人到中年了,要一切从头再来,需要付出很大牺牲……”“可这种飞来飞去的日子终归有尽头啊?”笔者继续追问。
“我知道,但先这么着走着瞧吧,正好给我思考决定的时间。”笔者看出陈先生很无奈的回答。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近年来像陈先生这样年届不惑的技术移民很多,究其原因,一来是投递香港北京的积案很多,漫长的移民申请审核期使得许多原本30岁左右的年轻人熬成了中年;二来是许多移民无论是在国内事业上还是生活上都出现了“中年危机”,于是选择了“移民”这条路以期开辟新的出路。而当他们真的踏上一片完全陌生的土地时候,语言的障碍、角色的转变、年龄的劣势,使他们必须面对更大的困难和挑战。于是,在权衡利弊之间,他们中许多人选择了作“太空人”,一方面不愿放弃国内已经非常熟悉适应的生活,另一方面为了拿到加拿大的公民身份。
以“孩子”的名义
在所有申请移民的动机中,为了孩子的教育、给孩子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成为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于是,其中的许多人即使否定了最初的选择,也义无反顾地留下来。
吴先生去年移民来到多伦多,他原来在河北邯郸经营着一家规模不是很大的印刷厂,虽然事业有成、收入颇丰,但觉得当地的师资教育水平实在太差,于是举家办理了投资移民,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教育环境。登陆后,为小孩选择了一家好的学区小学,小孩适应的也非常快。
而摆在吴先生本人面前的路却很窄:再重新做生意没有熟悉的客户和环境几乎不可能、转行创业又缺少启动资金、放下老板的身份打工首先要过语言关……一切的困难和彷徨使得吴先生最后决定,先让太太和小孩定居下来,自己还是再回到国内从事熟悉的生意。于是,吴先生做起了“太空人”,只要生意不忙,就飞到多市和家人团聚。
对于选择,吴先生很无奈地说:“现在每次上飞机前我就发怵,人经常这样飞来飞去、转来转去,即使倒时差也受不了,但一想到为了我的家庭和孩子,值得的,反正这只是暂时的过渡阶段,时间不会太长。”据不完全统计,在商业和投资类移民中,作“太空人”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回流”比坚守更难
笔者了解到,像陈先生和吴先生这样的“太空人”,不管是出于何种考量,都是选择了先把家人和小孩定居下来,自己过度一段时间后,最终都要移民加拿大。但是,在移民“太空人”人群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他们摇摆在“回流”与坚守之间……陈先生夫妇2008年8月登陆的时候,面对寒冷而寂寞的蒙特利尔,他们没法和繁华热闹的上海比,于是住了不到两个星期就匆匆离去。后来,为了做出选择,他们又先后两次短登考察了多伦多和温哥华。采访中,陈先生娓娓道来:“离上次登陆已经过去快1年半了。我也快40岁了。算来,那个枫叶卡还有5个月不到的有效期了。目前,我在一个大型国企工作。我和老婆的全年工资收入约12万。家里有几套房产,目前都在出租收租,这项收入约15万每年。手上还有股票、现金若干。
以上是我的经济情况。”“孩子今年九月就要上小学了。父母都退休。60来岁,没事帮我带孩子。”“目前的日子平淡无奇,每天除了上班,就是回家。工作很轻松。看我这个时间还能上网发帖就可以看出,每天的实际有效工作时间估计也就5、6个小时。似乎看起来,日子就是这样一直走下去也不错。至少温饱不愁了”。
“但是,就此放弃移民加拿大,也是心有不甘。那么多人梦寐以求的枫叶卡,就在我的抽屉里,一放快三年了。我究竟该怎么办?……”可以看出,对于这样飞来飞去的日子,不但辛苦,反而更加大了陈先生夫妇做出选择的难度。眼看着蹲“移民监”的最后期限越来越临近,他们仍然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此外,与陈先生夫妇不同,周小姐是笔者的一个朋友,刚刚从多伦多“回流”北京。她说到今年9月枫叶卡就要到期了,现在已经决定放弃:“没办法,我挣扎了5年,从两边飞来飞去不知多少趟了,现在觉得很累,所以选择放弃。”“这么多年都熬过去了,现在放弃你不觉得可惜吗?”笔者问道。
“当然可惜,其实我也不想‘回流’,可每次在那边登陆居住一段时间后,总感觉融入不进去,除了打工没有任何生活内容……而且我的年龄越来越大,马上要面临着结婚成家、重新找工作等诸多问题,如果再不稳定下来,真的就成了‘齐天大圣(剩)’了。”告别时,看着周小姐远去的背影,笔者深深地理解,像周小姐那样做出“回流”选择的,同样是痛苦和无奈的。当初怀揣着美好的梦想,经过严格的考核和漫长的等待终于踏上理想的国土,而后来却因为这样那样原因,放弃了自己的追求,又回到最初的起点上。梦破碎了,搭上的不仅仅是时间、经济、机会成本,而且从精神上,都要经历一个痛苦抉择、不得不接受现实的心路历程。
来自移民中介的声音
据一家移民中介公司顾问周女士介绍,近年来,他们经办的包括投资类、技术类移民案子中,有许多移民都选择了作“太空人”。以2008年—2010年为例,在拿到签证的380起移民案例中,有近1/3的移民选择了“短登”后回国。这些人一般都没有完全放弃国内的事业或工作,利用做“移民监”要求的“过渡期”,经常乘飞机往返于两边。
周女士指出,移民“太空人”这一特殊现象出现,可以从两个方面看待:一方面,随着国人收入水平提高,使他们有能力支付来回往返的旅行生活成本。所谓眼见为实,经常过去看看、了解更多的信息、能进行两边的亲身比较,对于他们做出最后的决定是好的。但另一方,周女士也指出,选择做“太空人”说明许多移民的心智不够成熟,对于“移民”、出国定居没有深刻的认识和做好充分准备。登陆后不准备常住,你就不能充分深入地了解当地的情况,更谈不上融入当地的文化。
有的移民采取把家人和小孩先迁过去的做法,周女士也觉得不可取。她认为,短期可以,长期不可以,因为毕竟你是准备过去的,如果拖的太久,不仅两地分居可��带来夫妻感情的问题,而且还可能干扰你移民的决定。她经手的案子里就出现过这样情况,先生选择做“太空人”,把太太和小孩留在加国,但时间久了,先生不愿意过去了,而太太和小孩又不愿回去,结果导致家庭婚姻关系亮红灯。
周女士特别强调,移民,从一个人一生看,是一件大事,甚至可能改变你后来的命运,所以一定要做全面长远的考量。对此,她给准备申请移民的人和新移民们提出如下建议:首先,端正移民动机。
周女士指出,现在大陆申请办理移民的已经不像2000年以前那样,完全是向往西方富裕的物质生活条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价值追求的多样化,移民动机呈现多样化、多层次趋势,比如有为了提高生活品质的,有为了将来小孩的教育发展的,还有想改变生活方式的,等等。不管哪种移民动机,周女士强调,一定要从自身条件和实际情况出发,把移民这件事和自己的实际需求、实际情况联系起来,全面综合的考虑。许多移民在申请等待的时候充满憧憬,但到办下来登陆后受到挫折,就是因为没有树立正确适合的移民动机,发现跟自己想要的不一样或者自己想要的根本达不到。所以,周女士建议大家在作出移民决定前,一定要全面准确地了解两边的情况,同时认真地问自己“你真的需要移民吗?”其次,调整好移民心态。
调整好心态对新移民来说很重要。周女士指出,现在的移民出现的各种问题其实都是心理上的。因为不管你是出于什么动机出去,当登陆一个陌生国度的时候,都有一个心理“过渡期”。有的人登录前思想准备充分或者有过国外生活的经历,这个“过渡期”就能比较平稳过去;有的人登录前了解掌握的信息资料不全面甚至片面,还有的与自己的移民想法有出入,这样就会受到打击,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总之,只要大家知道了这个“过渡期”,做好充分的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准备,尽快跨越这个“过渡期”,你就能很快地融入当地人的生活。再次,做好先吃苦准备。
大部分技术移民刚登陆后,因为没有工作收入、又是租住临时住所,生活上肯定要和国内有一个落差,所以一定要做好吃苦准备。还有一部分条件不是很好的移民,在以后找工作求职过程中,由于语言障碍、环境陌生、职业不占优势等,可能短时间内很难做回原专业工作,只能打临工或LABOUR工维持生活,所以要做好长期吃苦的准备。
除了物质生活层面的困难,周女士还提醒移民朋友们做好精神方面吃苦的准备。
初到异国他乡,完全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听不懂、说不清,无法与人交流,你会感到日常生活中处处碰壁,必然带来很大的挫折感。西人的文化价值观与中国不同,强调的是个人奋斗,所以你可能感受不到国内那样的热情和帮助,还有对国内家乡亲人朋友们的思念等等,所有这些精神层面的困难都需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来自加拿大政府的声音
对于新移民法生效以来出现的越来越多“太空人”现象,加拿大联邦民部表示,目前没有修改有关移民政策的意向,移民部也不会因“太空人”离境逾期而轻易取消他们的加拿大永久居民身份。
根据新移民法的有关规定,永久居民每五年内在加实际居住的时间累积满两年,即可保留移民身份。此外,永久居民如受加国机构的委派赴海外工作,或者伴随其身为加拿大公民的配偶旅居海外等,同样可视为在加实际居住。具体而言,移民部将以2004年6月28日为分界线,只要在过往五年内符合上述在加实际居住满两年的条件,全部可以在第二年年底前申换移民卡。如果“太空人”未能符合以上条件,又没有回加纸,那么,可通过聆讯来决定其是否能继续保留移民身份,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太空人”是否以加拿大为家庭基地。
渥太华移民部发言人麦克安德鲁(Simone Macandrew)也向媒体证实,加拿大永久居民只要在过去的五年内,在加居住满两年,无论其是否持有回加纸,均有资格返加申办移民卡。此外,上述为期两年的实际居住时间根据新法的有关条例,有可能不需要全部时间身处加国境内。
笔者这里特别提醒的是,目前一些移民中介机构号称能够把已经过期的枫叶卡“激活”或者承诺客户“五年内居住不满两年,照样能保住“枫叶卡”,这完全是违法的,存在着欺诈陷阱。一旦被移民局查出,这些“太空人”不仅面临巨大经济损失,还将彻底失去移民加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