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饮一杯红酒,可预防心脏病」之说,是普遍流传的民间知识。不过一项由多伦多瘾癖及精神健康中心CAMH (Centre for Addiction and Mental Health)作出的统计分析研究却发现,酒精与心脏病的关系不仅於此,而这个流传已久的民间意识,有可能要被推翻。
CAMH社会与流行病学研究主任蓝医生(Juergen Rehm)说,「这是非常复杂的一件事,虽然酒精与预防缺血性心脏病的确有关系,但并非所有人对酒精的反应都是如此,就算是低量摄取。」
该项统计,是基於44项独立研究,分析接近4万宗缺血性心脏病的个案,以及调查超过95万人来作出综合分析,得出的结果显示,独立研究之间的结果有者极大差异,尤其於那些平均每日饮用1至2个酒精份量(图)的人的数据。
蓝医生提醒市民,不要只专注於酒精与心脏病的防御关系,而忽略了酒精对其他疾病的影响。
他表示,就算摄取少量酒精都有可能对身体带来其他疾病的影响,包括癌症,「举例来说,就算一日一杯酒,无论男女,都会增加患上乳癌的风险。」
此外,蓝医生指,酒精对疾病的防御程度会因性别以及饮酒模式而异。该项统计显示,虽然摄取低量酒精後,两性都有患癌风险的增加,但摄取1至2个份量酒精的女性,发病率及死亡率,都较摄取一样份量酒精的男性高。
虽然酒精有可能增加患上心脏病以外疾病的风险,但其预防疾病之说,却在某程度上成立。
蓝医生解释,「然而,少至每日1个份量的酒精,於身体所产生的纯作用(net effects)仍然是有益的,不过超过1个份量之後,对身体所要经历的纯风险(net risks),就会开始因每个额外份量而上升」。
他建议,市民如要知道低量摄取酒精,是否对个人健康有益,必先考虑到个人的综合疾病风险,例如个别疾病在家族中的遗传倾向,以及与其他致病因素有关的行为等。
蓝医生又指,就算一个人有饮少量至中量酒精的习惯,如果那人在一个月中有一日「狂饮」,所有摄取少量酒精在身体上所产生的健康益处都会立刻消失。女性於一个场合内,饮超过4个份量的酒精谓之狂饮,而男性则为饮超过5个份量。
根据CAMH的酒精份量指标,1个标准酒精份量含有13.6克的酒精,相等於一罐或一樽5%酒精浓度的啤酒、一杯10至12%酒精浓度的葡萄酒、一杯16至18%酒精浓度的加烈酒(雪利酒、苦艾酒等)、或一杯40%酒精浓度的烈酒(白兰地、威士忌等)。
蓝医生表示,酒精对身体的影响不会异於不同酒类,只是酒精含量的高低会带来不同的影响,例如,啤酒、葡萄酒、与烈酒会为身体带来90%相同的影响。
统计报告最後指出,低量摄取酒精与预防疾病之间的关系,仍有待医学研究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