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国生活
去年8月25日晚抵达纽约的肯尼迪机场开始到今天,这已是我到美国第八个月了。这半年来一直想写一些自己的感受,可是一直一拖再拖,因为总觉得对美国的感觉一变再变,自己都有些...
去年8月25日晚抵达纽约的肯尼迪机场开始到今天,这已是我到美国第八个月了。这半年来一直想写一些自己的感受,可是一直一拖再拖,因为总觉得对美国的感觉一变再变,自己都有些...
英国人虽然钱挣得多,但税高,物价贵。在伦敦,过日子大手大脚的人十分罕见。 伦敦街头较多的是教人理财的广告。在公共服务领域,“帮人理财”的就更多了。伦敦地铁票价高,地...
按到美国居住的早晚,习惯上把美国华人分为老华人、新华人和中年华人三大类。由于他们的出身背景、经济条件和受教育程度等方面各异,因此在用车习惯上也有差别。 美国老华人大...
我在美国呆了14年,与其说了解了美国和过上了中产阶级的日子,不如说更了解了我自己,因为我会有意无意地用中美两种文化来看待自己。文化因素在我们身上留下的刺激痕迹有共同...
很难准确说出电子商务的概念与美国人的生活到底有多密切,在芝加哥留学期间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电子商务使人们不用出门,只通过电脑上网就能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且...
居美8年,感触最深的是美国人强烈的社区意识。他们非常关注所居住社区的所有事情,同时也非常看重社区的团结。其中一个例子就是他们会定期举行街道邻居聚餐来加深互相之间的认...
如果楞把东西方不同文化的东西往一块儿扯的话,“信用记录”这个东西在西方就象中国的“人事挡案”。在北美还真有这么一个机构叫“信用局”(Credit Bureau),不恰当的比喻它就象中...
有一对张姓老夫妻,独生子在美国已成家立业。他们年纪大了,也就听从儿子的劝告,变卖了在台北的房子和生意,每人带了三十万美元,移居美国养老。 来了以后,他们就准备买医疗...
从到美国的第一年起,年年想回国。一是思乡,二是被乡亲们温暖温暖:在美国被冷落太久了。太太说:“没有学生捧场,你也熬过这些年了,够难为你啦”。一 直等到“三屁”到手,...
在美国买一辆私家车,就像我们在国内添置一台彩电一样简单。美国现在有2.8亿人口,有2.7亿辆汽车,几乎一人一车。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个生活在车轮子上的国家。出国前,我就梦...
买车前我找同事聊,他们给我抛下这样的话:MRSP is bullshit, anytime and anywhere, don't pay this bullshit price. 而且,我发现他们说这个还是指的Finance情况下的价钱。如果PAY CASH,你会得到更多实...
美国城市中的一些居民区内周末节假日时常常会有车库商场出现。那些在街路口插着的小型的三角彩旗或是画着的箭头符号,就是标志;只要循着标志前行,便不难找到那设在住家车库...
奴隶在美国自然早已消失了,原来的都进化成了低薪的苦力。美国法律上写的清清楚楚,打工最低时薪5。5一小时,很不幸,俺虽然和高薪无源,这最低薪倒有幸享受过那一个月。 某年...
于是,第一步就是同 TOYOTA的Dealer谈,谈下来发现他们太牛逼,价钱贵也就罢了,还居然不讲价,无论Pay Cash 还是Finance,若Finance还没有0利率。所以我决定把重点放在DODGE GRANDE CARAVAN。发...
一项统计报告显示,纽约三口之家需要大约5万元年收入才能勉强维持生活,大大高于联邦贫困线。根据联邦贫困标准,三口之家年收入如果达到15670元,无论在美国大陆哪里生活都不算...
出国之前,就听说生活在美国硅谷的高科技精英们,通常能拿到7、8万美元的年薪;这份薪水虽然高于加州及美国的平均水平,但他们却要忍受交通不便、娱乐生活匮乏的苦恼,而华人...
向美国学校递交申请一般都有截止日期,所以上海女孩欣如从2003年11月开始,就陆续向美国寄出申请材料,2004年四五月份时,学校发下录取通知。2004年7月,毕业没多久的欣如来到美国...
旅居美国多年,当地教育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它的少儿教育,既活跃、紧张,又极重视结合实际,尽早地创造条件,让孩子们学习和体验适应生存的本领。“交易城”就是其...
北美,尤其是美国的电影工业因为好莱坞的活跃而发达众所皆知,连带使得看电影的花样也比别的国家来得五花八门,像许多人都听过“蚊子”……喔不,“汽车电影院”或“露天电影...
美国人有很大程度的个人自由,但这是建立在每个人严格遵守法律的基础上的。在美国生活中经历的一些小事,让我对此有深刻体验。 第一件事是到酒吧,进门时每人都须出示身份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