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政策收紧 中国留学生买单
据英国《英中时报》报道,这并不是英国大学费用“看涨”的唯一一例。有调查显示,今年,英国各高校为一年制非欧盟研究生开出的学费价格普遍上涨了5%,语言课程的收费则上调更大。如诺丁汉大学,一个国际留学生在学习语言期间所要支付的费用已经较之前一年高出了30%,这还不包括各种越来越贵的日常开销。
Karen称,她是2007年计划来英国读书的,但由于一些原因今年才最终成行。没想到当时申请的几所大学学费都涨了。而当她去诺丁汉当地的西联银行(NatWest)开户时又被告知,今年银行将不再向国际留学生发放信用卡。
这其中或许有往年留学生遗留的一些“信用问题”,但显然,除去英国经济的整体低迷和物价上涨等原因,英国内政部近日出台的一系列针对高等院校招收海外学生的新政策已经让普通的中国学生首先成为了“城边池鱼”。
政策收紧 英国高校面临“人财两失”
英格兰高等教育基金管理委员会8月初宣布,将停止为海外研究生提供奖学金的计划 (ORSAS)。该委员会表示,在未来三年内将逐步削减并最终取消年度奖学金总额为1500万英镑的ORSAS奖学金。
英国的“海外研究生奖励计划”每年为六百名国际新生提供奖学金。而英格兰高等教育基金管理委员会每年为该计划提供近一千万英镑的资金支持。该委员会表示,除了英格兰地区以外,苏格兰和威尔士地区的ORSAS奖学金项目尚未受到影响。
该委员会称,但鉴于ORSAS奖学金计划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这些公共资金应该被用到更需要的地方。根据他们所做的调查,大专院校和学生们都很支持ORSAS奖学金项目,但就吸引全球最优秀的学生而言,这一奖学金并没有起到绝对作用。
虽然在英国,中国留学生中能够获得该奖学金者人数寥寥,但加之早些时候中国学生熟悉的“志奋领奖学金(Chevening Scholarship)”已经宣布大幅消减,人们开始意识到:英国教育对国际学生的招生政策正在缩紧。
而如果说奖学金的减少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英国高校对海外学生的吸引力,那么英国政府近日出台的一系列新政策则更是让许多英国高等院校,特别是一些以国际学生为主要生源的新兴大学和语言培训院校面临着“人财两失”的境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