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英国的中国学生名牌裹身引争议
家庭水平的普遍提高
据英国《英中时报》报道,在英国国际学生的高昂学费是在几个留学国家中比较突出的,如果要来英国读一年研究生,家里至少得准备30万人民币的储备,这是当年出国时候大家的普遍观念,而且能争取到英国大学的奖学金也相对困难,能拿到奖学金留学英国的学生实属少数,大多数学生需要支付全额学费。
因此,能到英国来留学的学生大多被认为是有“家底”的,这里更不乏名门之后,政府高官之后和所谓的“富二代”。出身在这样的家庭,自然不用为经济烦恼。而大多数80年后的都是独生子女,就算不是“达官贵人”,父母也是对孩子宠爱有加,一个孩子出门在外,自己又有经济条件,为什么不能让孩子少吃点苦,过的好一点?自然,孩子的腰包就不会空。
父亲是国内知名企业老板的刘小姐告诉记者,“我来这里读书没有感觉到太多的经济压力,买名牌手袋也是经过家里允许的,一开始我也觉得是不是花钱有点猛,我告诉我爸爸,他说如果实在喜欢就买吧,只要家里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们一般不会拒绝我的要求。”
通过名牌提高自信
在早年的国际留学生中,中国的留学生算是比较贫困的,受外国学生歧视的现象比较严重。早期的留学生出国的目的大都是去学习西方先进的“船坚炮利 ”,当时的中国国家实力不够强大,身为弱国子民寄人篱下、备受歧视、孤独凄凉;与早年的留学者相比,现在的留学生则带着明显的时代印记,虽然国家强大使国人不再备受歧视,但是由于两种文化的碰撞、东西方生活习惯的差距仍然存在,在心智尚不成熟的中学生群体里外国学生欺负中国留学生的现象仍然存在。一些中国留学生由于出国较早,受到外国学生的欺负,容易产生不自信。
年龄很小就出国的潇潇告诉记者,“刚来的时候只有10几岁,在英国一所教会中学女校读书,教会学校的校规很严格,对着装要求也很高。当时自己刚从中国来也不懂得那么多讲究,有一次,西装裤子没有烫平整,就被同学嘲笑,说我‘土’,自己觉得很没面子,觉得自己穿的不好就会遭到歧视,于是心里就希望能穿的好一些不要让人看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