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素有英国“高考”之称的普通教育证书高级水平考试(GCEA-Level)结果揭晓,A等成绩今年占到所有考试成绩的25.3%。好成绩令人高兴,但考分的水涨船高却令大学招生负责人感到头疼,于是改革大学招生考试的声音再次响起。
资格证书制是英国高校招生制度的特色。但近几年来,这种招生制度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单纯以“中等教育普通证书考试”(GCSE)和“普通教育证书高级水平考试”(GCEA-Level)成绩来决定考生上大学的机会和不透明的录取程序对处于不利处境的学生有失公平;考试成绩达到A等的学生比例增大,大学选拔新生变得日益困难,也进一步增加了高校实现公平招生的难度;而传统的证书资格型的高校入学考试制度也难以适应全球科技竞争与人才培养的需要。面对这些状况,英国于2005年宣布进行为期5年的高校招生考试改革试验,到目前为止,已出台了一些改革新举措。
试行统一考试减 轻负担加大筛选性
英国中小学长期以来没有统一要求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既不举行统一的中小学毕业考试或升学考试,又不举行严格意义上的全国高校入学统一考试,而是实行一种以两次资格证书考试为特色的高校招生制度。16岁学生在中等教育(相当于初中阶段)结束时必须参加全国统一举行的“中等教育普通证书考试”(GCSE)。成绩达到一定标准并有升学意愿者继续接受两年的延续教育(相当于高中阶段),并于第二年参加“普通教育证书高级水平考试”(GCEA-Level),或参加“普通教育证书高级补充水平考试”(GCEAS-Level),以决定能否升入大学。
为了能从一贯绩效较低的学校挑选出具有学术潜质的学生,帮助大学从众多的A等成绩申请者中选拔人才,以及避免学生为申请不同的专业参加过多的不同考试,英国政府已于2005年开始试点推行大学统一入学考试,同时不削弱原有考试体系的功能。全国大学统一入学考试又叫做“学术推理思维能力测试”,侧重于考查学生的潜质而不是书本知识,是一种学术推理及思维能力的测试。如果试行成功,大学统一入学考试将在英国全面推行,而原先的资格证书制将由考试选拔制取代。
课程作业和测验计 入总分弥补统考不足
为了能够全面、准确地考查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弥补统一考试的不足,英国目前实行的中等教育普通证书考试和普通教育证书高级水平考试都非常重视考查学生在校内学习过程中的学科技能、能力以及通过笔试不易考查的其他技能和能力,并将这种以学校教师为主导的校内测验成绩以一定比例计入学科总成绩。为了保证校内测验成绩的可靠性和可比性,英国目前采用的方法是,由校外考试机构提出评价标准和要求,拟定测验方案,由校内教师组织测验,考试机构对测验进行抽样、审核,并根据审核结果对该校所有考生成绩加以平衡。校外考试与校内测验的结合,既弥补了笔试的局限,有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对学生作出更加实事求是的评价,又将教师置身于评价活动之中,促使教师主动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校教学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