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谢菲尔德城貌
在电话里听说她是博士研究生,我的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张戴着深度近视眼镜、满脸严肃的英国老学究的面容;而当这位“女博士”向我微微招手的时候,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金黄色的头发剪成及肩的俏丽发型,清秀的五官洋溢着青春的神采——她还只有24岁,去年刚刚在英国考上博士。她叫陆丽。
1995年,高中毕业的陆丽从英国中部的家乡来到北部城市爱丁堡,进入著名的爱丁堡大学学习历史和英国文学双学位。英国的消费水平之高可谓久负“盛名”,爱丁堡大学一年的学费1000英镑,最便宜的学生宿舍的住宿费每学期也要700英镑。英国大学规定,学校的宿舍基本上只允许大一的学生使用,那么第二年大家都要到外面租房子住。爱丁堡的物价和伦敦差不多,在陆丽上学的时候,普通的自炊公寓要70英镑一周。相比之下,学校宿舍不仅便宜而且很舒适。
享受了一年的优待以后,陆丽必须自己找房子了。在报纸和校园里的公告牌上有大量的招租信息,可百闻不如一见,想要称心的房子,还需自己亲自看。在看了两处房子之后,陆丽选中了一个3层的公寓,每层有两个单元,她和4个同学合住其中一个单元。虽然她们每人都有自己的房间,但没有客厅,厨房狭窄,洗澡间也很破旧。这间公寓不提供餐饭,大部分时候陆丽都自己做饭,累了就去学校的食堂吃。说起学校饭菜的味道,说起这所新居,陆丽只能“撇撇嘴”。熬了两年,升入大学四年级时,陆丽决定给居所也“升升级”,就和两个同学换到了另一间公寓。虽然没有客厅,但她们的3间卧室比过去宽敞舒适,其他设施也比较齐全干净。陆丽相当满意。
爱丁堡大学有很多中国人任教,文科系尤其多。陆丽在大学4年期间接触了很多中国老师,逐渐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考取了利兹大学的中国社会学硕士研究生。进入利兹大学后,和陆丽同住的不再是同学,而换成了她的男朋友。她男朋友在谢菲尔德上大学,攻读工程设计。两个城市相距1个小时的火车路程。刚好,男友的父母曾经在谢菲尔德买了一座3层住宅,一直空闲,正好给这对年轻人住。陆丽掩饰不住欢喜:楼里有5个房间,陆丽把它布置得颇有情趣。陆丽还要付房租。她男朋友的父母每周收她40英镑。水费、煤气费、电费陆丽还要自己负担。可在陆丽看来,这已是极大的优惠了。陆丽每天从利兹坐火车回到谢菲尔德的时候,差不多八九点钟了,虽然很累,也要和男朋友一起做晚饭吃。从13岁起,陆丽就成为素食主义者,因为她非常爱护动物,连鱼都不吃。意大利面条就成为他们最常吃的美食。平常,陆丽说最喜欢看电影,特别是成龙的功夫片———很带劲儿!有时就租盘回家看。 即将成为女博士,会不会有曲高和寡的感觉呢?陆丽一点也不担心,周围有很多很有成就的老师都是女性,即使这么年轻,她也没觉得学习是枯燥无味的事情。现在的英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喜欢早结婚,女孩子30几岁才披嫁衣的情况比比皆是,也不存在什么女硕士、女博士“嫁不出去”的事情。通常,大学毕业后,大家就会和各自的女朋友、男朋友住到一起,但即使双方感情再好,出于经济的考虑,大学期间,大家还都和三四个同学合租公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