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3日晚,离开北京。
2007年7月4日早,抵达墨尔本。
一个晚上的飞行,银白色的庞然大物便载着她从北半球绿树浓荫的炎炎夏日到了南半球寒风冷雨的瑟瑟冬季。漂洋跨海,四季反差,一切就像做梦一样。头一天晚上,从家里到北京机场时,爸爸妈妈一路陪伴,细细叮咛。虽然已经年满20,但在父母眼中,她还是个孩子,唯一的女儿初次离开他们羽翼保护,远赴异国,心中的不舍与牵挂自是不言而喻。母亲把这份担心隐藏在心底,交代女儿一些生活上的注意事项时,还半开玩笑地说:“我终于能过几天清净日子了,一个大麻烦走了!”因为母亲的玩笑话,分离的愁云别绪霎时就淡却几许。就这样,没有眼泪,没有太多伤感,带着对未来的憧憬与陌生国度的全新生活,她笑着别了父母,踏上了追梦的旅程。
飞机到达墨尔本国际机场的时间比中介给她的时间注释表早了一个多小时,看看手表的时间,加上墨尔本的两个小时时差,下机时早晨7:45。她有些兴奋,事实上,飞机快降落时,乘务员的通报与介绍,就让她有些迫不及待地想看看这个城市,毕竟是第一次出国。
出关的人很多,好象几架飞机的人都同时在办理。整个队伍弯弯曲曲盘旋了五、六条长龙。她欣喜地排在队伍后面,慢慢地随着队伍挪动。将近一个小时后,终于轮到她了。机场出关手续比想象中的简单许多,海关人员很热情地与她问好,检查了一下她报关的几项特殊物品(澳元现金和一些常规药品)就放行了。很顺利地到行李传送带上拿了行李,走出机场大厅,她长长地“嘘”了一口气:“墨尔本,我来了!”
在机场国际航班的出口处, Erine四处张望,比预期的时间早到一个小时,估计“澳洲梦青年俱乐部”安排来接机的人还没有到。突然,一个举着“Erine He”字牌的男生在出口处左顾右盼,神情特别焦急。Erine径自走过去,腼腆地笑笑:“你是澳洲梦青年俱乐部的吗?”
“是的,我是澳洲梦青年俱乐部外联部的William。你肯定是Erine了!欢迎你到墨尔本!”
Erine羞涩地又笑笑,怯怯地说了声:“谢谢!”
尽管与眼前这个男生速未谋面,但她对William的名字与声音都是不陌生的,从今年4月开始,他们就通过邮件和越洋电话联系沟通过数次,从报名参加“澳洲梦青年俱乐部”提供的一帮一互助活动(中国留学生赴墨尔本免费接机安顿等); 请William帮她在澳洲找住宿的地方;联系接机的具体时间等等。
车子带着Erine驶向她在澳洲的第一个“家”。她安静地欣赏着窗外闪过的景物,一边听着William对墨尔本生活的点滴介绍。外表看似柔弱内向的她,从头至尾也没有表现出害怕或是想家的情绪。从机场到她住的地方,车程一个小时。William帮她找房时,特别考虑到她所就读的迪肯大学在Burwood区,因此,尽量都在学校附近找。房子确定前,她还通过William拍的照片了解了大概。这会,照片上的房子跃然眼前时,感觉真实了许多。这是一所独门独户的花园洋房,外表看起来很漂亮。房东太太热情地迎出来,与她介绍房屋内所有的设施。英文还不大灵光的她,越发难以听懂房东太太(越南裔澳洲人)夹杂着越南口音的英语了。William从旁给她翻译,帮Erine与房东太太谈妥所有的住宿要求:房租每周支付、不签住宿合约(这样住得不满意可以随时搬走)、食物能够中式化、提供无线网络宽带、请房东太太平时购物时,开车带Erine一起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