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几个国内媒体的朋友给我提出,希望我能介绍一下华文媒体在澳洲的发展情况。从1991年,为了中国留学生在澳洲的利益呐喊创办的《新移民》杂志,到2000年宣传中国文化应运而生的《澳洲侨报》,整个华文媒体在澳洲的起起落落,我都亲身经历。
去年9月我应邀去武汉参加了第三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开幕式时,惊喜地遇到很多澳洲华文媒体圈的朋友。大家平日里在异国忙着各自的事务,都很少有时间接触,确是没有想到有机会能在祖国相聚一堂。根据当天的与会记录,除了美国华文媒体代表人数第一之外,其次就数澳洲了,加拿大紧跟其后。目前,澳洲的华文媒体达到50-60家,最近墨尔本就新增了好几家。数量之多,已经在世界海外华文媒体排行上名列第二位了。
其实,回想起来,澳洲的华文媒体崛起也只是近20年的事。1987年,我刚到澳洲时,华文媒体只有寥寥两家——悉尼的《澳洲新报》以及香港的老字号《星岛日报》澳洲版。
1991年我创办《新移民》杂志时,希望利用传媒优势,让澳洲政府及主流社会了解中国留学生的苦处,也了解中国留学生的价值。杂志是在4月创刊的,综合性月刊,16开,48页,主要是报道及讨论留学生所关心的一些事,当然也开辟有中国报道及文学版面。编辑队伍全部来自留学生群体。因为当时陆续来澳洲的留学生在几年间达到10万人之多,而许多人都迫切需要解决身份问题,找工作,创业,商务纠纷,等等问题都需要解决。他们需要有这方面充足的信息传递给他们,也急需澳州的主流社会能听到他们的呐喊心声。当时《新移民》杂志受到留学生们的广泛欢迎。
《新移民》杂志大概是墨尔本的第一份大陆留学生办的杂志。同时期的杂志还有悉尼的《大世界》、《满江红》;墨尔本的《焦点》。现在多了一份《新移民》,差不多和悉尼的中文杂志传媒平分秋色。
当时,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天晚上10点半,我们编辑部接到一个姓刘的中国留学生从非法移民拘留中心打来的电话,说他在里面已经关了一个星期了,因为英语不好,没法请律师,也无法获得保释,请我们帮忙。他从另外一个关在一起的中国学生处找到一本《新移民》的杂志,于是打电话到编辑部。编辑部主任立即打了我的手机,当时我在家里附近的海边上跑步,立即赶回家中,给一个澳洲的大律师挂了电话,请他出面保释刘。他答应了,但律师费谁付?我告诉他刘支付,若有问题,我解决。我自己曾经被送到过拘留所,知道那种恐惧心理。因此,我们杂志社出面帮他请了律师,把他从拘留所里解救出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98年后,由于出版周期太长的月刊已经无法满足新移民的需要,四份杂志,相继停刊,之前的轰轰烈烈变成了冷冷清清。2000年,澳洲流传着一句话:要让谁破产就让他去办报。华文媒体竞争太激烈,再创一份报纸在外界眼中无异于是飞蛾扑火。尽管如此,我依然决定创办《澳洲侨报》。侨报是宣传中国的发展与前进,同时也为澳洲政府与华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现在侨报的发行量已经达到1.8万份了,是全澳洲发行量最大的免费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