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雅思网_雅思预测_雅思机经_雅思考试_雅思资料下载_雅思名师_2018年雅思考试时间

澳华文学风景线


华人移民澳洲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但澳华文学的较大发展却出现在世纪之交。澳华作家、评论家劲帆在一篇《澳华文学发展小议》中说,比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九十年代澳华文学是一个飞跃,所取得的成绩应该得到充分的肯定,作品数量可观,体裁多样,题材也有一定的宽度,部分作品远播到中国大陆、港台及欧美地区,少量作品比之北美、西欧、日本的华文文学作品并不逊色。

澳华文学进入收获期

据统计,在1998年3月千波、施国英等9位女作家出版《她们没有爱情》之前,澳大利亚当地出生和新老移民的华人作者出版的华文作品集不下50部。其中有李承基的《蕙园随笔》、黄惠元的《苦海情鸳》、徐家祯的《南澳散记》、张至璋的《南十字星下的月色》、梁绮云的《袋鼠国随笔》、江静枝的《随爱而飞》,以及心水的《沉城惊梦》、《怒海惊涛》、短篇集《养蚂蚁的女人》、散文集《我用写作驱魔》和诗集《温柔》等,为澳华文学的拓荒起到了促进作用。

然而,就我的视点而言,最引人注目且具冲击力的当推中国留学生、新移民的作品。20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出版的集子有刘观德的《我的财富在澳洲》,张奥列的《悉尼写真》、《澳洲风流》,王晋军的《澳洲见闻录》,海伦的《留澳日记》,武力的《娶个外国人当太太》,新移民杂文合集《悉尼八怪》,洪丕柱的散文集《南十字星空下》,毕熙燕长篇小说《绿卡梦》等,以及庄伟杰的诗集《神圣的悲歌》、散文集《梦里梦外》,林木的诗集《雪梨情思》,张奥列的文学评论集《澳华文人百态》,朱大可的文学评论集《逃亡者档案》、《正午的暗夜》、《聒噪的时代》,黄惟群的小说、随笔集《不同的世界》,刘维群(刘阳)出版的文学传记《梁羽生传》和纪实文学集《风雨澳洲路》,储小雷的纪实文学集《悉尼故事》,毕熙燕和凌之的散文合集《桥上的风景———走近澳大利亚》,牧在犁的《秋水长天》,赵种的《海外·人》。而长篇小说则有刘熙让的《云断澳洲路》和《蹦极澳洲》、英歌的《出国为什么》等。总而言之,这些年来,澳华作家的作品花色品种,样样齐全,堪称洋洋大观,成果丰硕。

描摹华人心路历程

澳华新移民站在中西文化的交汇处,亲身体验着不同的社会制度,以及自身已处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相互碰撞与较量之中,诸如生存的压力、寻梦的失落、无根的虚幻、文化的归宿,乃至华人与生俱来的忧患意识等,并伴随着不同的年代生产不同的心境,这些成为作家笔下最好的培养基。

A.个人化的《悉尼八怪》

记得有一次在一个中文书展上,我碰到《悉尼八怪》中的“两怪”:楚雷和钓鳌客,他们赠送了一部在澳洲出版的《悉尼八怪》,内有澳大利亚文化名人周思(NicholasJose)的序言。他谈到这些作者为什么写作的缘由:他们大多数来自中国的大城市,受过良好教育,富有进取精神,他们怀着极大的期望来到澳洲,希望所受的专业教育与知识可以有用武之地,但这并不容易,不像原先预期的那样轻而易举。难以适应的体力劳动,金钱的窘迫,感情的失落,文化的差异,由于签证和居留条例的改变而面临的时刻被赶回国的难题,所有这些赋予他们创作的热情,促使他们拿起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