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我和我的同学一直在讨论怎么办,这学费退还是不退?我们处于一个两难的境地。”本报关于美国檀香山大学在美国败诉,同意退还提出申请的学员学费的报道见报(见本报7月14日报道《洋野鸡大学国外臭国内香》)后,不断接到该校在中国各地学员的电话,很多学员都表示自己非常矛盾和痛苦。此外,本报报道中没有提及的一些美国大学的学员也纷纷打来电话咨询:“我上的这所学校是不是也是野鸡大学?”
如果早知道美国不承认这个学校,我们不会去上这个学的
“我感到快疯了!”上海学员张山(注: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本文中所提及的学员姓名均为化名)说,“如果退学,即使我拿到4万元人民币,但这件事给我造成的创伤是无法弥补的。读这个学校是我人生规划的一部分,我花两年的时间去学习,学完后我有进一步的安排。退学费这条路是我们很多人不愿去走的。但如果不退,大家都知道这个学位没人承认,拿出去,人家会说我拿了一个《围城》里面所说的克莱登大学的学位,人家不仅会怀疑我的能力,甚至还会怀疑我的人品。你们的报道早一点出来就好了。”
张山说,他是2001年年底入学的,今年4月底拿到毕业证书。现在还有很多同学没拿到毕业证。他说:“选择这个学校,倒没想到会不会在国内得到认证,只是想着能得到美国的认证就可以了。”
张山说:“我是从报上偶然看到广告的,4万元的学费是我知道的最低的价格了。上海的学校MBA一般都在10万元左右,EMBA在20万元左右。我打了个电话过去咨询一下,像报纸上登的一样,对方说得天花乱坠。我对国外的教育不太了解,但他说了那么多认证,尤其是我国驻美大使馆的认证打动了我。另外,他说中方合作单位是上海国际交流学院(当时没说是下面的瑞特培训中心),这个学院的名誉院长还是上海市一位很有名气的政府官员。这两点让我动了心。”
“在我的同学中,我算是年纪比较小的,今年不到30岁,我还有机会去读政府承认的学校。而我的同学中年纪最大的已经52岁了,他们可能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现在,同学们心态各异,大部分同学尤其是年龄大的同学不打算退学费。他们有人认为能不能得到社会承认不要紧,反正自己单位承认;有的人是公费读书,证书退回去后,无法向单位交待;还有人甚至抱有侥幸心理,也许过一段时间,大家就会淡忘这件事,我的学位还可以拿出来用。”
张山说:“虽然我很痛苦,但我还是要感激中国青年报让我们知道了真相。在中国现行教育体制下,很多人有求知的愿望,但教育资源又非常有限。如果一些高校的教授有余力的话,完全可以组织起来,把知识传授给更多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