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母刚到美国,就遇到两件让人急得跳脚的事,使他们产生了这样的疑问:美国的就业形式不错啊,为什么美国人总在喊外国人抢了他们的工作呢?
一次是在明尼阿波尼斯机场进关。检查大厅中满满当当挤满了十数条长龙,足足4、5百人,我父母排在一条人龙的中间。许多人引颈翘首,望着移民关员的工作窗口,希望快点过关;各条人龙也的确在迅速地缩短。不料,我父母这个窗口却进展十分缓慢。几乎所有的窗口的人都走光了,他们才被轮到。原来,窗口里的移民局官员竟是一位年过半百的老态龙钟、手颤脚颤的老人家。他问了我父母很多问题,如去那个城市?住在哪里?亲人是谁?甚至要他们的机票——真是奇了怪了,试问没有机票,怎么能到他老先生面前呢!?为了赶下一班飞机,旅客们心急如焚;他老先生却施施然,你急我不急,还有空与走过来的另一位老官员聊起天来。等我父母过了关,气喘吁吁的跑步冲进下一个登机口时,离登机时间只有十分钟了,真是险象环生!
另一次是在弗吉尼亚州南部著名旅游胜地威廉斯堡的布什花园,这是一个美国著名的大型游乐场和以欧洲风情表演秀为主的主题公园。那是一个星期六的上午,成千上万的游客涌入公园的售票处。我与父母一起被公园门口的服务人员疏导到七八个售票窗口中的一个,排队购票。眼看着其他队的人龙在迅速缩短,我们这条队却纹丝不动。排在我们前面的是一家五六人的黑人家庭,牛高马大的男士挡住了售票窗口,使矮小的我们看不到里边的情况。过了十几分钟好不容易轮到了我们,发现里边的售票员原来也是一位老态龙钟、颤颤巍巍的老太太。她说了声,对不起,我下班了,又颤颤巍巍地收拾起她的钱箱,颤颤巍巍地从狭窄的位子上挤出来,给一个年轻的售票姑娘让出位子来。园中还有疑患神经性疾病的工作人员,手脚颤抖个不停,却做着需要眼手配合的查票工作。
美国到处可以见到这样的情景:在大型超市中有不少穿着工作服的老人在收集、整理着被顾客随手放置的购物车;在许多国家或州属自然公园、游乐园中有弱智人士在查验门票、打扫卫生、收集垃圾;在许多景点和城市等地的旅游者接待中心也有爷爷奶奶级的人士在细心的给游客回答问题(当然,有些是志愿人士。这种志愿人员在许多公众场合中非常普遍);在学校校园里,年过70的老教授比比皆是,他们说,“退休?等做不动时再说吧。”最近,还在有关报道中看到纽约的一位90岁的华裔老调酒师仍然战斗在他热爱的工作岗位上。
中国有法规要求某些单位(特别是国有企业)必须聘任一定人数的残弱人士,并在经济上给予一定的优惠鼓励,比如免除一定比例的所得税。美国并没有听说过有相关的规定去刺激企业聘用残弱人士,也没有法定的退休年龄。最近几十年,美国制造业移师亚洲和拉丁美洲等劳动力低廉的地区,美国本地的技术含量低的制造业职位正在大量流失,美国人只有通过不停的进修,才能保住工作,因此,美国的就业形式也并不乐观。少数美国底层民众把失业问题怪罪于不断涌入美国的移民和非法移民,种族问题常因此而激化。实际上,没技术的移民和外国工厂“抢”走的不过是美国人不愿意干的脏活、累活,要怪还不如怪某些贪得无厌、没有社会公德的资本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