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学生的滋味不好受大家都知道,来美国读书的中国人,虽然怎么说都有一点钱,许多中国学生还有奖学金,可是在美国这个花花世界,烧钱的途径多得是,一不小心就会陷入经济泥潭里。我一介来自中国中产阶级的书生,有一点奖学金,学费也减免部分,本人一不赌二不嫖,没有抽烟喝酒等坏习惯,按理说是万无一失的。谁会想到我在来美国一年后,竟然背上了近千美元的债呢?
读过《我在美国做家庭煮妇》的朋友可能对我的自理低能综合症有所了解,我在经济方面也同样不怎么高超。大学一毕业我就来了美国,以前连一次正式的工资都没开过。作为无产阶级长期的一分子,我一直自以为俺对物质的需求很简单。我自愿把经济大权交给父母,他们就是我的银行,他们也慷慨的赞助了我几千美元带来美国。承蒙研究生院照顾,我得到了一份每周15个小时的助教工作,一个月税后有近800块,学费也只用交1/4。可是学校宿舍房租和伙食一个月就要近600块,书本杂费另记,那点工资根本不够。面对严峻的经济情况,我这个后知后觉、没有计划性的家伙干什么了呢?我一来先买了个一千多的大电脑,比这里一些二手车还贵。
接下来,一个先来半年的中国男生告诉我,没钱的人才要用信用卡呢,美国流行借债过日子。的确,美国大学生平均每个人有两千美元的债务,但是人家父母的收入水平毕竟和我们中国人不同,而且美国学生可以向联邦政府借债上学,毕业后慢慢再分期偿还,人家找个工作也比国际学生容易得多。可惜我那时不知道这些,误信了他的“忠告”,兴冲冲的申请了自己第一张信用卡。虽然只有500美元的透支额,我已经乐晕了。信用卡在美国实在太普遍了,用起来方便得很,一划便是,用了多少钱心里根本没谱。用信用卡还可以在网上、电话购物,时间长了,就形成了对信用卡的依赖性。使用信用卡其实就是向信用卡公司短期借钱,如果你在一个周期(一般是30天加上25天的grace period)内把债还清,什么事都没有。如果你还不起,只能还每月规定的最低金额(minimum payment),信用卡公司可笑了(邪恶的那种)。你的信用卡有了余额(balance),他们才可以按年利率(APR)收你利息。所谓利滚利,这个球一滚起来,要停住可就不容易了,只有越滚越大,真比那黄世仁还狠百倍。信用卡公司其它宰你的方法还有超过透支金额要罚钱,过期不支付要罚钱,我刚开始的时候不懂这些规矩,被宰的一脖子血。而且美国还有“信用历史”(credit history)这么一说,每举债一次,就在你的记录上记上一笔,如果老是欠债不还,信用分数(credit score)糟糕不说,以后借债就越来越难了,买车买房都会受牵连。但是信用卡是建立“信用历史”最直接的手段,所以少了它又不行。每个美国人拥有平均五到六张信用卡,超过这个数目你的信用又会收到影响,所以多了也麻烦。这个度啊,我是后来很久才掌握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