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雅思网_雅思预测_雅思机经_雅思考试_雅思资料下载_雅思名师_雅思考试时间

留学准备何止钞票加机票 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

     “妈妈,我的统计学考了39分。我实在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书也看不懂,这样的学习太痛苦了。”这是一位初到美国的中国留学生给她母亲的留言。其实,每个出国留学的孩子都会遇到一段阵痛期,这就需要家庭及早地为孩子做好留学准备。

  一份“借款协议”让孩子树立责任意识

    前不久,人到中年的唐先生辞去机关工作,跑到香港的母亲身边去谋职,一切从头开始,夫妻俩还要分居两地。这一切都是为了挣更多的钱,把儿子送出国。

    面对动辄数十万甚至百万元的留学费用,为数不少的家庭因为孩子要出国,必须“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他们中,有的甚至从“小康”回到了“温饱”。

    尽管大部分中国家庭的孩子有较强责任感,但也有一些孩子出了不小的问题。从事留学咨询工作的小刘介绍,有的学生父母是农民,跟亲戚朋友借了钱送孩子出国;有的学生家长为了凑钱甚至把房子卖了,从此“寄居”亲戚家中。但一些孩子出国后却并不珍惜,不仅大肆挥霍,还沉迷网络以至于退学。

    对此,上海的留学圈子中流行起了“借款协议”,即家长和孩子订立协议,声明孩子在18岁以后的费用应自行承担,父母的付出属于“借款”。相比于原先父母的“全情投入,不求回报”,签订“借款协议”的家长认为,这虽然只是一种形式,也没有法律效力,但可以让孩子形成自食其力的意识,不要认为什么都是理所应当,财富要靠劳动获得。

  点点沟通给孩子“心灵关怀”

    虽然出国留学需要经济实力作保障,不过上海交通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刘晔萍认为,钱还不是主要问题。“为什么一些孩子在国内没事,一出国就会辍学,甚至有过激行为?”刘晔萍看来,孩子的心理准备是留学家庭最需要关注的,也是最难在短时间里完成的。

    “一些家长只看重孩子成绩的好坏,其余时间就关心孩子是否吃饱睡好,这充其量就是 ‘动物式的关怀’,而不是‘人的关怀’。”刘晔萍直言,家长忽略了和孩子之间的深层交流,以至于孩子“学了中文也不会说话”,遇到困难不会发泄和释放。到了国外,没了人脉支撑,问题就出现了。因此,家长要从小为孩子做好心理准备,这包括沟通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抗打击能力,有时候挫折教育反而更利于孩子的成长。

    据了解,目前因为孩子留学而成为留守父母的,在中国有80万户。前不久,上海还诞生了“留守父母俱乐部”,这个圈子的建立不仅让家长获得交流经验的机会,也让孩子们有了更多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