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些孩子已经进入美国交流的学生家长,有一个共识:孩子在美国一年的交流效果怎么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将进入一个什么样的接待家庭。你的学校基本上是以就近或方便为选择标准,你的社区活动也基本以你所在家庭为中心。
什么样的家庭是好家庭?什么样的学校是好学校,我会在今后逐渐分享一些我们的心得。现在已经进入一月下旬了,很多交流学生项目都已经进入填写英文报名表的阶段,时间已经非常紧迫了。因此,我们先来谈谈在这个阶段怎样帮助孩子尽快落实接待家庭。
很多家长会疑惑,安置接待家庭是美方的事情,我们能帮上什么忙?能!我们可以通过努力自己帮助自己,途径就是那份英文报名表。因为,美方的交流机构就是通过它安置孩子,接待家庭也是通过它在众多的孩子中选择将要进入他们家庭的孩子。这里面有两个环节非常重要。
第一是孩子和家长写给接待家庭的信。
除了对他们将要接待我们的孩子表示感谢以外,我们究竟要在这里向他们展示什么?按照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当然是说孩子有多么优秀了。比如学习成绩名列前矛,有多少各类竞赛奖项,或者与众不同的才艺等等。对不起,现在是美国人在挑选,很多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在美国家庭的眼睛里,孩子的品质和性格最为重要。从很多美国大学的招生网站上,我们可以看到影响录取的重要因素:品质/性格、班级排名、中学档案。。。。。。这几项在各校排序不同,但都在前几项,而品质/性格排前的居多。更何况人家是要选择一个与自己家庭生活一年的孩子。不是不可以表现我们理解的优秀,但是如果这份表格中已经有其他地方表现了这些,那我的建议是:采取与大学申请相同的策略,要利用有限的空间,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一个丰满的、栩栩如生的孩子。要合理布局,孩子的信和家长的信也最好各有侧重,避免重复。
90%的美国家庭都养宠物,尤其是养狗,因此,许多接待家庭向我们介绍自己家庭成员的时候,都把狗作为家庭成员介绍:他们有几只狗(有的人家会有8、9只)分别叫什么名字:蓓蒂、凯西等等一一排开。因此,我们有些学生或家长都会介绍一下孩子与自家宠物的友谊,或者是喜爱,并选择一张孩子和宠物在一起玩耍的照片。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文化的认同,他们会觉得孩子和他们很接近。当然,不是只有一种表现方式,有的家长介绍自己孩子学习烹饪的趣事,有的介绍孩子的兴趣爱好。总之,都是很生活化的。
我们有个孩子,喜欢打棒球(这是美国人喜爱的运动),他被一个教练父亲选中,几乎是最早被安置的,并被要求在8月初就去美国参加训练了。在其他孩子还在为接待家庭烦恼的时候,他已经和美国的学生们打成一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