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待”算是这两年新出现的名词,主要形容那些海外留学回来后找不到工作待业的人们,也是近两年新出现的问题。随着国内出国留学学生的增多,“海归”的竞争也日益激烈,精明的用人单位也不再是“海归”就用,这让很多家长开始担忧:花了这么多钱送孩子出国留学,结果回来还是找不到工作怎么办?
记者在英国考察的第四所学校就是今年全英学生就业率排名第一的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看看它以及校内的学生是如何解决“海待”问题的。
记者初印象
与城市融合的大学
诺丁汉和一般的城市有些不同,因为学校多,这里10%的人口是学生,是英国著名的“大学城”。这里的大学也和一般的大学不一样,没有独立的校园,学校的各个学院、办公室、图书馆都散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
诺丁汉特伦特大学虽然是一所新兴学校,不过每年高就业率成为其吸引留学生的“杀手锏”。
学校下属的国际学院是专门为本科预科生、硕士预科生以及一些读语言班的学生所设的。在这里,记者明显感觉到中国留学生人数的众多了,东方面孔占了大多数。
教授访谈
中国学生要学会与人打交道
要让学生在市场上更有竞争力,学校、老师是怎样做的?对于中国留学生的能力,他们又有些什么看法?记者专门采访了Tim以及计算机系的黎教授。
学校要给学生实践机会
在学习过程中,尽量为学生创造一些实践机会,将实践与大学教学连接起来,是诺丁汉特伦特大学教学的一大特色。据Tim介绍,他们学校与超过6000家国际公司有合作,本科生通过“三明治”课程就有机会进入这些企业实习,而从今年开始,研究生在毕业后一年时间里,也有机会留英进行实习。
“平时学校会定期请一些国际大公司的人力资源部、市场部主管给学生作讲座,让学生与他们直接交流,了解社会是什么样的。”Tim说。
中国学生要学会与人打交道、建立自信心
“不善于表达,这不光是中国学生的问题,而且是很多东方学生的共同问题,在雇主看来,就会觉得善于表达的西方学生更有竞争力。”来自香港的黎教授给出了非常中肯的意见。
“平时,中国学生和欧洲学生在学习文化上就有差异,欧洲学生常常会因一点点成就而庆祝,而中国学生常到最后成功了才庆祝。我个人觉得,后者太注重结果了,忽略了过程,也容易让人气馁。”
申请学校先要找准自己的定位
学校的定位各不相同,作为老师,黎教授觉得学生在选择学校时,最好先找准自己的定位,再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