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雅思网_雅思预测_雅思机经_雅思考试_雅思资料下载_雅思名师_雅思考试时间

如何适应“放养”式教育

似乎一提起在英国攻读博士学位,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时间短。报刊纷纷说在英国读博士只需3年时间——相对其它国家4至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是一个不小的诱惑事实上“3年读博士”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博士学位能否顺利到手,关键是自己的课题研究进展如何。这又与学习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圈养”与“放养”   从学习方式上来讲,有些刚从国内过来的朋友可能一开始不太适应“放养”,至少我刚开始读博时就是这样。有人比喻说中国国内的教育方式是“圈养”式,西方则是“放养”式。虽然觉得不是特别贴切但很形象。

   我对所谓“放养”的理解完全来自于自己的经历。导师把课题给你大概讲一下,然后推荐一些参考文献,接下来就得自己对项目完全负责了。博士课题能进行到什么程度,几乎完全得看学生自己。研究组里每人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重叠的不会太多;导师虽然是课题的总负责人,但不太可能对诸多具体问题面面俱到,甚至导师很可能根本没有涉足到具体的细节。所以很多东西还得靠自己——这也正是英国教育培养学生的一个特点。

  怎样才能尽快拿到学位?

  现在在拿到博士学位后,想想自己3年多的学习生活,觉得有这么几点体会可以和将要来英国攻读研究类课程或对这类话题感兴趣的朋友们分享一下。

  对于一个长达三四年的研究课题,站在起点,是很难看清过程和终点的——

  首先掌握好课题宏观规划

  这个规划可能一直伴随着几年的博士学习。极少会有人代为安排每天的研习内容,就算有,一般也只是在开始阶段。要把几年的时间做一个合理的规划安排。

  这一点讲起来容易,一实践却发现有很多困难。对于一个长达三四年的研究课题,站在起点,是很难看清过程和终点的。所以这种“bigpicture(宏观)”的观念得时时有,而且随着课题的进程和工作的开展调整自己的规划安排。这样做至少可以时刻提醒自己要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减少迷路或者绕圈子的几率。

  自己的朋友圈子、甚至一些不认识但也在从事类似研究项目的朋友,都可能对你的博士课程有所促进——

  其次是要尽量运用各种资源

  这一点我感受颇深呐要积极主动地和导师交流,特别是导师的学生比较多的情况下,自己更得主动进攻。

  一般而言,除了导师之外,系里还会在入学时另外指派一位“internalexaminer”。他会负责考核学生能否在博士预备期后顺利转为博士学生,而且一般情况下在博士论文递交后,他会和另外一位“externalexaminer”审阅论文,然后和蔼可亲地参加你的答辩。所以和“internalexaminer”保持定期交流也是值得推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