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的一年里,我接触过许多中国移民,大多数人对移民持有一种“上了贼船”和“骑虎难下”的感觉。但他们是否“身在福中不知福”?
更重要的是,反观自我,一种情绪正在我体内悄然而生。在我宣扬这种观点的时候,它令我忐忑迟疑——我越来越思念我在加拿大平静的读书生活,怀恋那蓝蓝的天,碧绿的草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亲切和友善,图书馆中丰富的英文资料,黄昏中灯光旖旎的小餐馆——总之,发自心底的那份安闲和静谧。这种生活状态是在北京,或者说在整个中国,遍寻不着的。那么,我该如何整理我的思路?三个月了,我不断思考这些问题,我的感想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加拿大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
加拿大虽然号称全世界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国家,但它不是天堂。我在渥太华大学ESL英语班上有一位中国同学林君,他是新移民,来自福建,本科是学化工的,来渥太华后找不到工作,便申请政府贷款,在渥太华大学重读计算机本科。期末考试期间,一天中午,我在校园餐厅里偶遇他和夫人,他夫人刚刚从国内过来,也没有什么事做,他每天复习考试,夫人便在图书馆里看书,有空还一起游游泳、打打羽毛球什么的。夫妻俩租了一套一室一厅的小公寓,月租金580加元,这价格便宜得在渥太华市区打死也找不到第二套。平日的生活,他们还是挺节省的,吃饭加交通,也就是300多加元。林君给国内大连的一位同学打电话,那位同学在电话里告诉他,工作很忙,刚刚贷款买了一套房子,月供5000元,然后便说自己生活多累多辛苦,羡慕他在加拿大过着幸福生活。林君说你千万别羡慕我,你的生活哪一点比我差了?你每月供房子的钱,折合成加元,就是我全家在渥太华的生活费,然后讲他们夫妻俩在国外是如何地精打细算,一分钱掰成两半过日子。可是他的同学根本不相信——别逗了,在加拿大生活还能有错?
加拿大也不是地狱。加拿大国土面积998万平方公里,人口3100多万,以如此之大的国土养育如此之少的人,加之丰富的矿藏、森林资源和水资源,生活安能不富足?从北京到加拿大,第一感觉是生活的节奏平缓了,早晨9点上班,下午5点下班,加班的人很少,你加班,老板要多付你几倍的工资,他当然希望你在规定的工作时间里把工作做完。我在渥太华大学10个月,几乎每天都是最后一个下班,负责关灯,然后把研究中心的楼门锁好。在温哥华的西蒙·弗雷泽大学,星期六只有我一个人加班。那种生活的平静、从容,是我参加工作以来从未享受过的。
在加拿大时听几个华人移民朋友聊天,他们说,在北京,除了上班加班,就是应酬,钱基本上用在吃饭、买衣服和“打的”上了。可是在加拿大,所谓应酬也就是同事、朋友们中午或晚上一起吃顿便饭,一般是两个人,超过四个人的大型聚集很少。花费也不多,在好一点的餐馆里与同事吃顿饭,价格也就在40~50加元左右,而且在加拿大聚餐都是AA制,一个人一顿饭也就花20多加元,非常便宜。发现这个好处后,我便经常约同事朋友一起出去吃饭,既能遍尝异国风味的菜肴,又能交流信息联络感情,一举两得,而且成本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