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义工,就是帮助别人而不取报酬。做义工的人一要有时间,二要有爱心。
在我接送孩子的路上,有一位女crossing guard,风雨无阻,每天准时在路口带学生们过马路。冬天的加拿大,最冷的时候加上刺骨的寒风,可以达到零下40多度,而据她所说,她做义工已经15年了,做一天好事不难,而能做到15年如一日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于她我只有表示深深的敬意。
我刚到加拿大的时候,也做过一段时间义工,不过我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英语,结交朋友,和她的无私比起来,我真是有点玷污了义工这个词。
第一次听到义工这个词,是我在ESL学英语的时候,有一天老师在讲课的时候,谈到做义工可以帮我们学好英语,尽快融入加拿大社会。这话说了没有几天,她就带来了一群人,他们正为自己的团体招募义工,从介绍资料来看,从医学的帮助艾滋病患者,到社区的做别人的大哥哥大姐姐,真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
我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到附近的几家老人公寓做义工。根据传单上的电话,预约好时间,我和几个同学出发了,接待我们的人很热情,也很友好,把他们的情况简单介绍了一番,还带我们到处转了转。因为刚来,基本上我是不知其所云,但奇怪的是居然也把她的意思猜了个八九不离十。最后她问我们是否有经验时,回答当然是否定的,于是她很友好地谢绝了我们,就把我们打发走了。
不用提当时有多沮丧了,本以为我们无偿帮助他们,一定会被举双脚赞成的,却不料出师不利。不过倒也不怪她们挑剔,毕竟老人公寓属于盈利性机构,人家付钱在那里,义工的作用是锦上添花,如果请一些不称职的人,恐怕只会帮倒忙,让老人不开心,其结果可想而知。我们做义工的积极性就这样被打消了,只有另辟蹊径学英语了。
我儿子就读的小学每个月有份报纸一类的东西,介绍学校的最新动态,我无意间发现他们学校需要义工,而且还有很多种,比较利弊之后,我选择陪孩子们阅读。
对于我们这些新移民来说,最需要提高的是口语和听力,而和孩子们在一起,他们是不会笑我的口音不准的,而我却一方面可以学习他们的发音,另一方面了解这里的教育方式,以便帮助我儿子的学习,实在是一举两得。
和学校联系好每周做义工的时间后,我就开始准备了。因为这份义工得来不易,我格外珍惜,力争好好利用,既要帮助孩子提高阅读能力,也要提高我自己的英语水平。
学校给了我一大堆指定的读物,并分成不同的水准,我从中选了一些有趣的,自己先在家里读一遍,把自己拿不准发音的单词记下来,并把不认识的单词全部查字典并背下来,之后根据故事内容提一些问题,等我陪读的时候,我就可以集中精力学习他们的发音了,而提问一方面帮助他们更好理解文章内容,也间接地给我一个说话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