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加拿大20多天了,在这里谈谈自己的感受,供其它将要来得新移民参考。
我们是2001年5月申请的的,中间因为加国移民政策的变化,给赌在了那儿,这一下就到了2004年的10月份。去年10月份收到了补材料的通知,后来一步一步,今年5月收到了landing paper。
最后几个月抓紧挣了写生活费,就这样在我结束中国的工作两天后,踏上了赴多伦多的路程
一路比想的顺利,除了临出发前的几天,老天爷让我们尝了秋老虎的滋味。那几天上海好热。到了机场,家里人送,我老婆和我妈一起滴了几滴眼泪(我老婆已经在家和她家人脑哭过好几回了)我出差比较多,所以一直跟自己说,就当这个是个大差。在机场,我们带了2个正儿八经的箱子,都是外交官牌子的,一个硬箱,一个软箱。后来软的在温哥华到多伦多图中给摔绽了线,不知道外国人是怎么折磨我的箱子的。还有两个大的纸盒子。在浦东机场办托运的时候,我带了两瓶香港橄榄菜因为放一起,X光机看了黑糊糊的一片,不知道是什么,所以让开箱检查。开就开了,反正第二次打包是免费的。而且也不用重新排队。所以也不是多费事。然后就上了飞机。飞机起飞晚点,后来途中赶了一些,最后到的时间晚的不过。晚点的原因事上海大的雷阵雨。飞机起飞了,上海的夏天也正式结束了。我们订的事加航的飞机,后来飞机晚点在温哥华没有赶上我们事先订的航班,但是专机非常方便,就拿原来的票就OK了,不知道其它航空公司是不是也是如此。
这里可以介绍的事,如果送的人多可以在上海联系当地一个最大的订车的公司,订一个车,我们订了一个面包车,很不错,从杨浦到机场一共150块,感觉很划算。
走之前当然做了不少准备,这里有一个大学同学,所以联系了,他是一个很负责和热心的人,帮我找了公寓和移民接待站,并且拍了照片发过来。我老婆对卫生环境有点讲究,要求要一个独立的卫生间。所以选了一个带独立卫生间的公寓。不过从照片上看床和房间都小了点,于是和朋友实话说了,他说那那就先住接待站吧,于是帮我们联系了接待站。该接待站的老板还是很负责的,最后夜里面到机场接的机。总算我们安全的到了地点。我们的朋友有特地嘱咐不要给我们住basement。所以一到给我们安排的是个楼上的房间,所以第二天一早,加拿大就留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第一印象。再加上住在north york地区,这里的环境也要清静一些,后来到了scarbough,感觉那确实比较拥挤一些。当然住楼上每天要贵10块钱左右。不过也不会住太长,所以这点钱花的还是值得的。我们后来一共住了4天,秉承着我们爱偷懒的生活习惯,我们在接待站周围200米范围内无色的三个房子,看第二家的时候决定了,于是我们租下了房子,是一个walkout basement。其实就是和在出后的门那和地面齐的basement。虽然在国内的时候,很多人告诉我们不要住basement,最终还是选择了这里。到目前位置,我对我的选择还是比较满意的。当然,喜好不一样,不同人可能有不同的感受。我喜欢空气流通,周围环境比较清静,房间没有怪味。阳光充分的地方。我们前面看的basement,家里面铺的地毯很后,但是感觉空气不流通,有点怪怪的味道,价钱便宜几十块钱。对温度我倒是不太在意,我觉得再冷有我们南京的冬天家里面冷吗?(冷的坐都坐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