岀生于70年代的冼伟伦(Alan Sinn),身上凝聚着许多“香港元素”。
“以前喜欢饮维他奶,看卡通,好似磁力超人,还有很多,都不记得了。” Alan说话的语速很快,人很精灵,30岁出头,长得和20岁没什么区别,满脸的稚气,准确说,像个大孩子。
像孩子的Alan一进入工作场所,就像换了个人一样。成熟。淡定。胸有成竹。
Alan工作的Swiss Chalet & Harvey’s连锁店位于Victoria Park与 Sheppard交界处,是今年3月7日才开的新店,店门口负责人一栏写着他的名字,这等于说,作为这间拥有100多员工的连锁店总经理,进出这间连锁店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对他的业绩说三道四。这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
Alan的父亲冼伯说:“呢个仔(这个孩子)读书不是最岀色的,但工作上却从来没落后过人。现在管百多人,其中西人占多数,他一样有纹有路(有出色),同事都很尊重他,行行岀状元,我们都为他高兴。”
Alan这天坐在我们面前,谈起如何入这行,他掰着手指数了一下说:“一切应该从我9岁说起……”
Alan的9岁是1981年。那年他与大他5年的哥哥一起离开香港到美国三藩市求学,寄居在一位开唐餐馆的舅公家里。“也许是很小就离家,加上哥哥抵达美国后是住宿,舅公一家整天忙生意,我一个人要面对很多东西。很多时候,内心开心的或不开心的,都找不到人去倾诉,好孤独。所以,童年时,我的性格相对比较内向,不喜欢说话。
“舅公家住在埠仔(小镇),8、9岁的细路哥(小孩)喜欢吃东西,个阵时(那时)我落课(下课)喜欢到舅公的唐餐馆去帮忙,原因一是埠仔没什么可玩的,还有就是我发现去帮他们擦擦桌子,就有野食(有东西吃),有时是炒饭,有时是鸡翅等。”
儿童对于外面的世界总是好奇的。餐馆对于Alan与学校完全不同。他天天跑餐馆,发现自己群在“这一堆”人里面很开心,性情和性格都得到了改变,喜欢表达,喜欢交流,有种很快乐的感觉,也许因为如此,这个职业最后成为他的事业。
“当然,童年在餐馆的经历教会了我很多东西,像出品怎么样可做得好些,还有就是察颜观色,谁谁开心,谁谁脸色不对,我很小就能感觉出来。看见大人脸色不好,还不赶快松(走开)咩,这个经验其实就是了解人的经验。对于管理者来说,很重要的。
“我们做这行,服务是第一位的,管理者不但要熟悉客人的感受,还要熟悉员工的感受。看见员工情绪不对,要了解他是因为个人问题还是工作问题,并且要及时解决,不能让他将情绪带到工作中,这样会直接影响我们的服务质量。”
1987年,Alan的父母移民加拿大,他因此而告别了美国,也告别了照顾了他6年的舅公一家。十年后,他毕业于加拿大贵湖大学(University of Guelph)的酒店管理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