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
每一个人到这里的经历都是不一样的。有人穷,有人富,有人走运,有人不走运。
总之每一个人的故事都是不一样的。这不是我的发财史,也不是我的发迹史,我从
前是小人物,今天还是小人物。这是我的生活,我的经历,我的故事,写出来和其
它有故事的人分享,共勉。不想看的,请移步。
第一节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温哥华的跳蚤市场Cafeteria。 温哥华的跳蚤市场是一个大红
房子,离Main street sky train 车站很尽,坐sky train 的人都会看到这坐大红
房子。 那时是1992年的夏天,我到温哥华已经好几个月了,也找了好几个月的工作。
1992 是经济萧条的一年 (比现在更差),工作真是很难找,UBC毕业 的PHD 在加油
站打工的故事有好几个。我的英语又很差,口语更是一塌胡途,残不忍睹。
因为在这里也没有很多的朋友熟人,找工作主要靠的是报纸的分类广告。 一开始看
的是中文报纸,主要是星岛,好象那时还没有明报。 那时候总想:外国话不会说,
中国话还是可以的。虽然不是肌肉很发达,但是干体力活还是可以的。很快我就发
现自己错了。我所知道的中国话还是没用。我看广告说“会中文,少许英语”,就
去应征,到了找人的店里,才知道“中文”是指广东话,我还是不会,大概还不如
我的英语。那时说Mandarin 的大陆/台湾移民还不多,开店的老板们只会说Cantonese,
不象现在,多少懂一些 Mandarin。除了语言问题,还有对“大陆仔”的不信任,老
板们很怀疑从一个吃“大锅饭”国度里出来的人会 hardworking。其实也不能全怪
他们,我后来也听到一些“大陆仔”迟来早走,不辞而别的故事。我的一对“大陆
仔”夫妇朋友自己做了老板后,也告诉我一些他们”大陆仔“雇员和顾客吵架的故
事,就象从前为国营公司上班一样。
Anyway,在发现自己的”中文”还不如英语以后, 便放弃了在华人店里找工作的恋
头。一是想与其挤进一间华人店去练 Cantonese,不如到一间白人店去练我的英文。
二是听说一些关于华人老板们对新移民刻薄的故事,和”大陆仔“雇员更是二等公
民备受欺负的事。总之,中文报纸是没有再看了。 Vancouver Sun 上到是有很多的
工作广告,但是决大多数都是 sales 工作,我很有自知自明知道我的滥口语是不能
干sales 工作的,而且我很内向好象不会作sales 工作。 除去了sales 工作以后,
工作广告就寥廖无己了。我特别留意“Restaurant” 和 “general”这两个分类下
的工作广告,因为这一类工作不需要很好的英语和很多的经验。因为英语不好,照
广告打了几通电话没人能听的懂,所以再不敢打电话,也不再看有 “Call for inter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