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2月,大学毕业的我带着对留学生活的向往踏上了加拿大的土地.最初到达的是一个叫kamloops的小城,距离温哥华有5小时的车程,是一个盛产西洋参的小城.整个城市盘山而建, Thompson Rivers贯穿整个城市,风景十分独特.初到加拿大,一切都是新的,homestay的主人是一对中年夫妇,年纪与我父母相仿,对我的关心和照顾缓解了我离家的孤独和思乡的情绪.最初的一段时间是轻松和愉快的, 学习上的压力不是很大,所学的课程和本科的基本相关,应付起来还算自如.每天都只忙着接受新事物,认识新朋友,适应新环境,最初的一个月很快就过去了.在熟悉了一切以后,现实的问题摆在了面前.今后何去何从? 出国前,因为准备的时间不充足,只先申请了一个post-graduate的Pre-MBA课程,想着先出来再说.在逐渐适应了环境以后,申请学校的问题变得急迫.就在我找寻学校的过程中,我认识了Canvisa的施先生,并在他的介绍下,通过Canvisa温哥华办事处了解到了三河大学的留学项目.去魁北克学法语,是我还没有来加拿大就计划的事情.三河大学中小企业管理的专业也非常吸引我.再加上了解到根据魁北克的移民政策,在魁省学习的最后一年有条件可以申请移民,这就意味着在硕士毕业的同时还能取得加拿大永久居民的身份.三重好处实在是很吸引我,只是对于学习法语再用法语来都硕士,实在是感到有些畏惧,毕竟重新学门语言不是一件那么简单的事情.就在我犹豫之时,三河大学法语学校的副校长Daniel来温哥华做讲座.在Canvisa温哥华办事处的安排下,我见到了Daniel,与他的交谈坚定了我来三河的决心.于是2004年5月,在完成了在kamloops第一个学期的学习之后,我搬到了三河开始了我留学生活的另一段旅程.
如今到三河已经两年半了,回想最初到达三河的那一段时光,只能用艰难来形容.法语的难学超出了我的预期,没有任何基础的我经历了整整一个月的茫然.虽说是在最基础的班,但同班的同学多少都有些法语基础.最困难的是,老师是用法语教法语,一句法语都不懂的我,每天在课堂上都是腾云驾雾.为了能尽快适应,我请妈妈从国内寄来了很多学习法语的书,每天下课以后就自己在家恶补.不懂的也在课后请教老师和roommate,他们都很耐心的用英语为我解释.就这样,熬过了最初的三个月,我开始慢慢进入了状态,学习也慢慢上了轨道.
通过三个学期的学习,我从一句法语不懂到开始能听能说也能写了.就这样,在2005年9月,通过了学校的法语测试以后,我开始了我中小企业管理的硕士学习.专业课的第一个学期的学习,可以说是另外一个坎,第一节课给了我当头一棒.通过了法语水平的测试,拿着最后一个学期门门A的成绩,自信满满地去听课,没想到硕士的学期和法语课的学习完全不同.老师不会像法语课老师那样刻意放慢语速并尽量发音清晰,一些日常生活中习惯的表达也和书本上学来的法语相差甚远.尽管课前阅读了老师的全部讲义,第一节课我却只听懂了30%.这最初的当头一棒打掉了我之前所有的自信,也促使我在以后的每一天都为了弥补语言上的不足而一百二十分的努力.那时候,为了弄懂老师讲的内容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堂上录下老师讲的内容回家反复听.问老师,借同学的笔记,找英文参考书……所有能想到的方法都用了,只为能弥补语言上的不足,学懂老师教的内容,顺利通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