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等国家的一些大学里,每年都会有一批来自中国的大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们以学校公派的形式来到这里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他们被看作是骄子中的骄子。但是,他们中的很多人在海外求学一年之后,从对求知的理解到对生活的看法,都会发生很大变化。
现在,英国等国家的一些大学里,每年都会有一批来自中国的大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们以学校公派的形式来到这里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他们在英国的身份叫访问学生。中国人常说大学生是天之骄子,这些访问学生看起来就应该是骄子中的骄子了。但是,他们中的很多人在海外求学一年之后,从对求知的理解到对生活的看法,都会发生很大变化,那么,他们为什么要发生改变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他们。
刘沛是一个中国东北女孩,现在是南安普敦大学的在读研究生,她的导师说她的学习成绩,是英国本国学生都难以企及的优秀。然而,2004年,当刘沛作为上海财经大学的访问学生,初来英国的时候,她却觉得自己不过是一个天资平庸的人。
刘沛:在财大的时候我学习成绩也不是属于特别好的那种,然后上大学一直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目标,一直属于安于现状那种吧,每天上课、下课、吃饭、睡觉就这样,然后到了南安之后第一学期我的状况基本上就是跟国内差不多,就是基本上没有什么目标的。后来考试的时候考的一般,就是相当于这边的良好吧,平均分60分,我当时还挺满意的,我想留学生活60分我觉得也可以了,可以向父母交差了。
就在刘沛还沉醉在自我满足的状态的时候,负责中国学生的南安普敦大学的导师找她谈了话,这次谈话彻底改变了她对学习甚至对自身能力的认识。
刘沛:后来考试过后陆老师找到了我,然后他问我说你觉得这个分数怎么样,后来我说挺好的,可以交差了,他说你有没有想过你能拿更好的成绩,我说没有,我能吗?我当时就这样问他,我们老师说你能,只是你自己从来没有想过,我说嗯。
记者:他为什么觉得你能呢?
刘沛:他说其实每个人都有这样一种潜力,只是你自己是否挖掘了它。后来他说我知道你行,你一定能成功。
刘沛所说的陆老师,就是陆懋祖博士。陆老师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从中国走出来的留学生,如今,他已是南安普敦大学的当代中国中心的主任。
陆懋祖:因为我觉得国内来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背书,如果他本人来讲,他刚来的时候没有对他自己的能力和自己的可能取得的成绩的自信心,我所做的一切只不过就是激发他一下,能够做得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