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雅思网_雅思预测_雅思机经_雅思考试_雅思资料下载_雅思名师_雅思考试时间

我为何送16岁儿子出国

在刚刚结束的第12届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上,澳大利亚、英国、美国等国都来了不少中学参展,咨询者不在少数。中学生出国究竟有哪些利弊?记者近日采访了两位母亲,她们分别在儿子读高一、高二时把他们送出了国。

  我看不见儿子的笑脸

  陈女士的儿子名叫朱毅,16岁被送往澳大利亚;张女士的儿子赵兵则在高二时转往澳洲楷模国际中学读书。

  “很多中学生出国是因为在国内读书有困难。但我儿子是重点中学重点班的尖子生,总成绩全年级排名第二,进北大、清华没问题。”陈女士说。

  那为何选择高一就把儿子送出国?“因为我看不见儿子的笑脸。”陈女士说。“我想所有的家长下班回家都希望看到孩子的笑脸,可我很少看到。他很少搭理我们,因为他总是很忙,忙于做作业,忙于参加各种学科竞赛。我和他爸爸很伤心,中学6年是一个孩子最灿烂的少年时代,他为什么要全部奉献给作业?生活不该是这个样子的。”

  赵兵的出国则是因为他所在的中学与澳洲楷模国际中学有交流,对方来他们学校招生,他自然就萌发了去留学的愿望。“这想法最初遭到家人的反对,”张女士说,“可我觉得如果儿子有能力有意愿,应该支持他。”

  高中出国可塑性强

  在陈女士看来,中国教育体系中,基础教育很扎实,但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是中国人太多,学校教育最后只能搞“一刀切”,统一用高考来衡量学生。“也许我不清楚他以后要干什么,但我清楚我们培养他,让他读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进大学。”

  当时孩子正面临中考,陈女士觉得十六七岁时可塑性还很强,可以慢慢适应国外的教育方式等,应该尽快出国。她征询儿子的意见,儿子也很高兴,“他说为了保住第一、第二的位置,他一直压力很大。”

  弃选英、美国家,陈女士选择了澳大利亚。她和她丈夫都去过英、美国家,他们认为澳洲的教育体制灵活又严谨,既沿袭了英式教育的特点,保证较高的教学质量,又能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选择年级及学科。“比如我儿子不喜欢语文,他在澳洲就可以全部选择理科科目。”

  语言和心理都得准备

  然而刚到澳大利亚,朱毅和赵兵都出现了不适应的情况。两个月后,赵兵给妈妈打电话说要回国,因为学校管制太严,被子叠不好也要管,让他喘不过气来。朱毅一看到当地学校要学复数、微积分,就有点傻眼了,这些都是国内大学才教的知识。“不是说国外的数学都比国内简单吗?”

  “其实下决心出国,还得要做很多准备”。陈女士说。“首先是语言,其次是心理。出国前我们在家里对他进行模拟训练,让他体会国外的生活是什么样子。比如国外父母经常不给孩子做饭,我就让他学会自己在家做早饭、午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