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雅思网_雅思预测_雅思机经_雅思考试_雅思资料下载_雅思名师_雅思考试时间

布鲁克林桥 通往天堂(图)

沙地黑米 


  曼哈顿岛是英国人当年用一把猎枪,从印地安人手中换取的。据说后来印地安人每次隔着哈德逊河遥望该岛,就会发出“曼哈顿,曼哈顿”的感叹,这句话在印地安语里是“上当了,上当了”的意思。这是两百多年前的故事。

  如今在曼哈顿岛和布鲁克林区之间,有一座跨越东河的悬索大桥,叫布鲁克林桥。布鲁克林桥建成于1883年,外观富丽典雅,高塔和铁索都是画家们竞向描绘的对象,美国近代诗人哈特·克雷恩还专门为它写过一首长诗,诗名就叫《桥》。这座桥与帝国大厦和昔日的世贸中心双子塔楼一道,一直是纽约的标志性建筑,而工程师罗伯林一家两代三口人的传奇故事,更是给大桥增添了华美的光彩。

  布鲁克林桥由老罗伯林设计建造,但刚开工三个月,老罗伯林就因受伤感染破伤风,不治去世。那年小罗伯林32岁,他继承父志继续施工,长期在水下作业,三年后因患潜水病全身瘫痪,从此坐在家里的窗台前,用望远镜指导每项工程。小罗伯林的妻子艾米莉,更是不同凡响,为了把丈夫的指令准确传达给工人,她自学高等数学、力学、桥梁学等课程,每天往返于工地和家中,担负起大桥工程的实际指挥重任。十二年过去,大桥建成通车,当天有15万人次从桥面上走过,举行庆祝仪式,但小罗伯林夫妇没有露面。

  我在布鲁克林桥南端眺望的那天下午,碰上一位小学地理老师,带着一群黑人孩子,来桥下上室外课。老师是个英俊的白人小伙子,一副热情洋溢的样子,他拿着老罗伯林和小罗伯林夫妇的画像,向孩子们讲述当年的建桥故事,讲得自己都感动了,眼睛一闪一闪的。

孩子们围成一圈,一边听,一边东张西望,更多的注意力被对面繁华的曼哈顿楼群吸引过去了。大桥上车水马龙,江面上轮船来来往往,纽约已经不是1883年的纽约。老师讲解完毕,把画像收起来,开始向孩子们提问。

  ——有谁知道,我们今天来这里,是要看什么?

  孩子们纷纷举起手。

  ——看水。一个孩子说。

  ——看轮船。另一个孩子说。

  老师摇摇头,快活地纠正大家。

  ——记住了,是来看布鲁克林桥,布鲁克林桥。

  ——记住了,记住了。孩子们急于想去看轮船,心不在焉地回答。

  ——那么有谁知道,布鲁克林桥,从这里通向哪里呢?老师接着又问。

  孩子们又纷纷举起手。

  ——佐治亚。一个孩子说。

  ——新泽西。另一个孩子说。

  ——天堂。第三个孩子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