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移民求职者在起步之初,必然困难重重,辛酸挣扎无日无之。但只要抱着坚毅的信念,凭着刻苦的精神,终能在这个新国土站稳脚。以下有三个真实的个案,三位主角今天都已在不同的行业中扎了根。从他们奋斗的经过,看他们的心路历程,相信大家都可从中接收到一些清楚的讯息。
谢保罗
来加四年 昔日职衔:建筑业行政人员
毕业于香港理工学院建筑物料测计科的谢保罗,完成大专课程后,即学以致用,投身建筑行,充当物料测计员。经过十多年的努力,谢保罗已从初入行的基层职位,晋升至行政级人员。在公司里已是举足轻重的高层人士。只是就在事业攀至高峰期的时候,保罗举家移民来加。开始找工作时,才知道雇主几乎一致认为他的资历太高,不敢聘用。保罗眼见机会渺茫,只得报读辛力加学院的土木工程系,一心想着完成一年的课程后,理应有重返本行的机会。 保罗自言:「在读书期间,我不断找机会与教授、导师、同学倾谈、做朋友;尽量增加各方面的联系与关系。正因为我肯开放自己,身边的同学都很关心我,并将我渴望找到工作的心愿放在心上;结果有位同学一获悉某建造屋顶公司,预备聘请一名需懂中文的职员时,便立刻着令我通过电子邮件即时申请。第二天我不但获得面试的机会,而且还受聘成为该公司的职员。在这儿一直工作至今,足有一年多。」 「虽然现时的工作性质与十多年前初入行时十分类似,可以说是回到起步点,再由零开始,不过我已庆幸自己可以有入行的机会。我有信心在很快的将来,就会朝着更高的位置走上去。在我的计划当中,我已加入了两个建筑行业的协会。其中一个是英国的,另一是世界性的。由于我已差不多拥有两年的加拿大工作经验,所以就有资格转入加拿大建筑协会成为会员,这也是申请本地大建筑公司或大机构所必备的资历,为此我深信这些日子的训练与忍耐都于我有益。」谢保罗清楚看见自己正朝着一条光明的路前进,转投其他大公司做回老本行,都是指日可待的事了。
●读书、扩阔联系网络、把握机会重新起步、忍耐等待展翅再飞。
梁强
来加五年 昔日职业:英文教师
梁先生在香港执教英文廿多年,要不是他选择了移民,他已被邀出任某区学校校长。然而他与同是任职教师的妻子商量过以后,为了子女的前途,还是决心来加闯一闯。明知要在这里再当英文教师根本是没可能的,先是梁太咬紧牙根在工厂里熬过一段颇长的日子,然后梁先生亦放下昔日的想法,加入了工厂货仓部当检料工人。对梁先生而言,体力劳动的粗工并不轻省,但他只管默默地干,勤恳尽责地完成每一天的工作。这一切的辛勤敬业态度,已被老板看在眼内,记在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