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新屋是否不需要保障
有很多人问﹐购买全新屋,仍需要新屋保障计划吗?
不管是购买全新的房屋或共管式单位,仍然需要新屋保障计划的。
有趣的是﹐在 JD Power and Associates(一间全球性的市场资讯公司)于2008年的一项调查发现,只有12%的新屋买家不论在物料上或建筑架构上,是完全没有任何缺陷的。这项调查指出,88%的新屋都有在物料选用或是房屋的实际结构方面由轻微至严重的缺陷,如主力墙及地基等都会出现。
事实上,有25%至40%的全新房屋都有缺陷及不足,这还没包括石膏板墙。
一般常见的错误见解,就是:
1)建筑商及其僱用的承建商会妥当地完成所有工作;
2)市政验屋师会验屋后才交给买家;
3)以为如果有任何错误,这些问题将会自动受到新屋保障计划保障。
勿依赖市府
事实上,市政验屋师验屋的时间很有限,有两个考虑因素:
1)验屋师的时间、金钱以及人手不足。
意思是说,很多时候市政验屋师知道他们不能花太多时间在某一特定项目上,所以他们会抽样验查,即是他们不会对新屋作详细检查,而他们只是抽样检查某些必要完成的工作已做好。每次当他们进行验屋时,他们手上都有一份简单的清单﹐用来检查特定要完成的工作。
2)市政验屋师只是根据市或地方政府的建筑法规来检查,而不会检查工程的完成度。
验屋师是不会检查工程的手工如通风管很可能泄漏和鬆散;接口不一致;门不易打开;橱柜不易关上;更坏的还有地板歪曲。
他们也不可能检查:
1)房子所有的线路妥善地接好﹔
2)屋顶上的瓦片是否钉好﹔
3)最重要的是阁楼隔热棉的深度。
自聘验屋师
所以购买新房子的买家,要自行找一个有经验的验屋师来验屋,最好是在新屋交收前验屋(PDI)的时候。
1)验屋师首先应该仔细检查房子,用建筑商提供的文件,检查建筑商承诺要做的工作是否都做好。举例来说:建筑商承诺会在全屋使用更高及更耐用的胶合夹板而不是刨花板(但事实上,由于意外的预算限制,建筑商还是会用刨花板代替。
2)验屋师亦应该检查新屋的完成度。建筑商不会独自完成所有新屋内的工程,所以有些工程会外判给别的承建商,如:地基部分﹑屋架﹑屋顶﹑水管﹑水电﹑隔热及石膏板墙的安装。有时承建商未必能把工作做得好而建筑商亦未必察觉到。
新屋交收前验屋﹐是给买家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去检查清楚新屋及正式地将所有未完成、遗漏、损坏及不能开动的机件记录在案。如果有什么是Tarion应该要保障的,那建筑商一定要完成所有未完成、遗漏、损坏及不能开动的机件。
验查时,记录所有损坏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没有了这些正式的文件,Tarion无法就谁人损坏这些物件而作出保障,即是说Tarion很难分辨是交收前损坏已存在,还是当买家搬进新屋后损坏的,而遗漏了的物件,亦不能证明是新屋建好的时候已经遗漏,还是买家搬进去才移走或损坏的。
一个专业跟有经验的验屋师会列出所有需要修理的问题。同时这一份清单亦应寄给Tarion。虽然验屋师的收费不会太低,不过这些费用用在验屋是值得的。一间二睡房的是$350起,而一间二层2,000呎的新屋,则要付$500左右,视乎屋的面积大小来定价。
在约定新屋交收前验屋时,如果你需要自费聘用专业的验屋师,你必须提前通知建筑商 ,他是不能拒绝或阻止的。
HST(合併税)会不会加在新屋保障计划的登记费用内?
答案是会的,登记新屋保障计划是强制的,意思是所有新屋或新共管式单位的买家, 都必须要缴交这个费用。
● 由2010年7月1日开始,所有新屋及新共管式单位的买家,将要缴交以下登记费用以及13%的合併税,作为登记新屋保障计划的费用:
1)购买的屋价是介于$250,000.01至$300,000.00,登记费是$790加$102.70的合併税。
2)购买的屋价是介于$300,000.01至$350,000.00,登记费是$860加$111.80的合併税。
3)购买的屋价是介于$400,000.01至$450,000.00,登记费是$1000加$130的合併税。
安省新屋保障计划的不足
在安省﹐买新屋可享7年保障﹐以下是买家最常遇到的问题。
■如果我在验屋(PDI)时没有记下一些问题,这是否仍受到新屋保障计划保障呢?
会的﹐即使你在新屋验屋时没记下的问题﹐仍然是受新屋保障计划所保障的。
不过﹐要小心﹐倘若你没有在新屋验屋时记下问题,这会使问题难于分辨是谁造成的。举例来说,假如迁入新屋后,发现土库一个墙角有点潮湿。关键在于到底这问题是否在你搬进去之前就已经存在?如果是的话,那就是建筑商的问题,而你应该得到维修赔偿。但如果维修人员说这些潮湿是因为你过分灌溉后园草地而导致土库渗水,这样就不是建筑商的手工问题,而你是需要自行负责维修费用。
所以﹐如果你没有在验屋时记下这个问题,这将很难证明土库的潮湿及渗水,是在你搬进去时经已存在。
■那些是Tarion会遇到的一些新屋常见问题﹖
以下是一些新屋买家向Tarion报告常见的楼宇及建筑问题:
1)新屋地基填土问题
Tarion发现其中一个最常见的新屋问题﹐就是新屋下之地基没正确的做好。大多数的城市或市镇都规定新屋的土地必须要填平,防止有水累积或向屋内流。如果政府没有规定填土的角度,那末2%的斜度是法定的最低要求。但如果砾石或草皮已经预先填好了,那么,最低限度的1%斜度是可许的。新屋地下的土壤被掘起是自然的。例如:车道是不包括在新屋保障计划内的,虽然如此,建筑商仍然要确保让买家在购买新屋后的一年内﹐围绕新屋的地基有足够的土壤来排水,一年后,则由买家负责保养地基﹐确保新屋之周围不会有水积聚。
2)土库主力柱子放置不正确
在安大略省,不管什么塬因,在地下室的结构性主力柱子都是歪的,导致所有的上层楼的地板也会略为倾斜等。
3)橡木楼梯不恰当地完成
常见塬因包括楼梯的扶手栏杆不稳固地附着,和不符合安省建筑守则的规定。另一个塬因是,因为该楼梯是木,所以整个楼梯应像硬木地板般需完成。「完成」的意思是,在楼梯栏杆和实际楼梯要磨滑而没有任何明显花痕﹑缺口或凿痕,这是最理想的做法,但事实上,验屋师报告许多楼梯是没有做好磨滑的工序。
4)新屋阁楼安装的隔热棉不恰当
这个问题是新屋买家意想不到的是﹐通常都是在新屋保障计划过期之后才发现的。在安省有50%的新建房屋﹐比安省建筑守则2009 R40所要求的少10%,甚致有一小部分的新建房屋是少20%的。举例说,一间标準的万锦市房屋若要额外加阁楼隔热以达到建筑守则R40要求﹐维修费用约为$950。
���有人问,为什么阁楼的隔温是这么重要?又或者为什么这么需要关注阁楼隔温的问题﹖
1)维修阁楼的费用有可能会很庞大,视乎要额外加多少保温棉。
2)如果阁楼的隔温做得不好,每月的天然气费用将会是非常庞大的。
举例说,一所在密市新建独立屋的买家投诉,在冬天的时候﹐主睡房的温度是相当低﹐买家需把衡温计不断提高。买家表示他每月所缴交的煤气费﹐是他太太妹妹在北约克一个同期兴建、跟他房子类似的2层高独立屋的二倍。
最后,买家请来验屋师验屋,验屋师用红外线温度计检测﹐发现主睡房的温度比起同层其他房间的温度要低华氏5度。塬因是主睡房上的阁楼只安装了约一吋厚的隔温绵。建筑商曾承诺会用非常名贵的隔温绵及纤维,但结果安装隔温的公司以低价来完成阁楼的隔温工作﹐只用了极少的隔温绵来配合他开出的低价,所以阁楼部分是只有小量隔温棉的。
非常不幸地,当买家发现阁楼是没有安装足够隔温棉的时候,一年的法定时限已过,而两年的安省建筑条例健康及安全保险亦已过期,买家只能够自己支付这个非常昂贵的维修费用。
买家及建筑商经常以为他们可以信任由隔温棉安装公司发出的完成工程签署证书,由于这些公司知道政府验屋师没有用踏梯和强大的闪光灯,甚至没有时间在新屋每处地方作详细的验屋,验屋师更没有仪器来量度隔热层的实际深度。
另一常见的问题﹐就是新屋内气口接驳不足,这导致暖气或冷气不能到达二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