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雅思网_雅思预测_雅思机经_雅思考试_雅思资料下载_雅思名师_2018年雅思考试时间

加拿大以房养房做房东不容易 24年披荆斩棘房东

很多房子都在以房养房。图为温哥华街景。

大温的很多房子都透过出租以帮忙屋主供款。

做房东要先了解合同细节。图为卑诗省租房合同。

在加拿大做房东是非常不容易的,房东面对移民社群,各色人等都有。房东雪莉说:“我要身兼数职,兼清洁女工、油漆工、园丁、收租人、索租人数职于一身;肩负重担,担义务工作者、调停人、仲裁人、社会工作者、借贷处、慈善机构、义务谘询服务处于双肩。”

从1987年到现在,她投资物业出租有24年了,可谓资深房东。回顾房东之路,她感慨万千。初做房东时,捣乱的房客曾使她头痛欲裂;现在则是举重若轻,碰到棘手的问题也心中有数。她对记者说,租客和房东之间的纠纷,不过是钱的问题,能用钱解决的,就不是太大的事。 

雪莉从小就是好学生,十三、四岁时就被中学校长和老师视为清华北大的苗子。碰上文革,就只能上山下乡了。当时上大学要推荐,她的英语已经自学到大三程度了,却与上大学无缘。做了9年工人、农民后,她终于迎来了高考,成为文革后第一届大学生。大学毕业后,她成了大学英语教师。

放弃做“精神贵族”

1979年雪莉嫁给了海外第五代来华当科技专家的英籍华人,上世纪80年代移民加拿大。在魁省满地可短暂停留后,因为丈夫工作的原因,一家三口迁移到温哥华。

满脑子都是做“精神贵族”念头的她,一门心思想读书。当时儿子幼小,如果她读书,需要付钱请人照顾孩子,还要交很贵的学费。丈夫支持她,因为当他们恋爱时,丈夫就欣赏她是个“有梦想的女孩”。

雪莉申请了卑诗大学(UBC)的硕士课程。先是读创作,副修翻译,因为想当作家,用英文写作。当时班上老师建议,为以后工作考虑,转到亚洲研究系,副修创作。

于是她成为亚洲系中国古典文学名师叶嘉莹的研究生。她告诉记者,当时她经常做的事,就是将唐诗宋词翻译成英文,让她很失落的是,让人读来余香满口的诗词,翻译成英文后,往往就索然无味了。那时她30多岁,感到前途茫茫。她不喜欢做学术,也不想教外国人浅显的中文。也许亚洲系毕业,精通中英文能为她开闢其他人生道路,她努力地学习,并在本地报刊投稿,忙得不亦乐乎。

偶然机会下,她在旧书店发现了一本书叫《怎样唤醒你的财政天才》,如饥似渴地阅读这本书,使她开了窍,眼前似乎出现了一条金光大道。她开始走火入魔地阅读投资理财的书。

从买自己家的房子开始,一头扎进了房地产投资。她希望找到赚钱的方法,获得财务自由,然后干自己喜欢的事。通过不断地买房出租,她和先生拥有了多座独立屋,她这时在学习上也正在作最后冲刺,要完成硕士论文,要处理房客问题,孩子太小,需要照顾,她感到分身乏术,“鱼与熊掌不能得兼”,为了健康,就放下了论文,离开了校园,这时她已经满怀信心地知道,鬼使神差之中,已跻身富翁之列,不必再走拿学位之路了。对她来讲,读书是终身爱好,有了钱可以天天读书。

她只用几年时间,就从研究生变成了百万富翁。她讲自己不是白手起家,如果没有他丈夫的丰厚储蓄和工程师的稳定收入,她也不可能淘到第一桶金。这大部分都归于她丈夫的功劳,她丈夫从27岁获得博士学位后,就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大公司高薪任职,无论是财力魄力眼光,或是对她的全方位的支持上,都是雪莉强有力的后盾。

雪莉看到很多同胞勤勤恳恳,膑手胝足地工作,仅换来一立足之地,一蔽瓦之顶,一家温饱而已。他们省吃俭用,不借不贷,拼博牺牲一世只为了下一代,非常辛苦。有时雪莉就苦口婆心地劝他们贷款投资,但常常不被接受,如果过于殷勤,又会被人怀疑用意何在。对于愿意倾听她的经验的朋友,雪莉也乐于倾囊相告。她开玩笑地把自己家说成“债臺”,请友人来“债臺”小聚后,也勉励友人“回家后也要努力欠债,欠债努力,创造加拿大的新生活。”

雪莉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投资的,刚好买在低谷上。到80年代末,就已经买了12座房子。她不断使用银行贷款,但并不建议冒险。她说:“欠债只能让水淹到胸部,不能淹到脖子。”

她告诉记者,1985年,10万元可以买到的独立屋;到了1989年春天,因为香港移民潮的到来,曾在短短的几月中,每星期都上涨5000元。20多年来,大温的房价有时下落,但总的趋势是不断上涨,她并没有出售套现,而是淘汰和增加出租物业。判断一座房子是否值得买,她也不是只看升值潜力,而是看能够得到多少正现金流。

在投资的过程中,她也遇到了几位老师。有犹太人、美国人、英格兰人等。他们都擅长投资房地产,有的买了几十个房子。他们主动热心地把自己的经验告诉这位聪明好学的东方人,雪莉一点就通,很快掌握了要领,并让他们都佩服不已。

初出茅庐 买下四层出租屋

1986年底,雪莉夫妇从一对老夫妻手中14万买下一座收租屋,1987年春接手。这幢四层大屋租金回报很高,但要与租客打交道,有时是件头疼的差事。前屋主搬走后,主层两房一厅以550元租给一个菲律宾工程师护士家庭外,底层和三楼四楼共有9间单屋,每间220元租金。卖房给他们的经纪人形容这是一台印钱机器。房子过户之后,雪莉和丈夫像爱护一个宝贝一样地常去看看,这是第一次买出租物业,夫妇俩很兴奋。

买下房子后,雪莉认识了两家邻居,一个爱尔兰长者,主动登门找他们,说雪莉如果愿出让物业,他可以加价买下,因为他的目标是买下整个北边的十几个房子,现在只有两座不是他家的。另外一家邻居住在另一条街,是个意大利人,他跟雪莉说:“如果卖房,一定要先通知我。”意大利邻居认为,这座房子房间多,雪莉他们可能无法经营,会搞得焦头烂额。

雪莉后来才知道,原屋主50年代从欧洲大陆来加拿大,作为葡萄牙新移民,受过歧视,他们很嫉妒爱尔兰邻居的富有,竟然一栋一栋地买下了街上很多房子,把他的房子包围住了。经营多年之后,葡萄牙男长者身体健康有了问题,他们又不想让爱尔兰老头得逞,就托付一位经纪人暗盘出售。他的妻子,一个很厉害的长者声明,只卖给她看上的买家,她不想把这个聚宝盆给那些坏蛋。雪莉和丈夫在她的眼中不是坏蛋,雪莉的丈夫在大学搞科学研究,看来是体面人,而雪莉看起来也还聪明可爱,孺子可教,所以阴差阳错,房子就落到了他们手中。

该女长者对雪莉说:“我把这个大房子给你,你非常幸运。”口气好像他们没花钱,这房子是白送的。当时温哥华一般的两层老房子七八万就可成交,这座房子卖了14万。这对夫妇赚了一大笔钱,搬到白石镇去了,靠近儿子家,又靠近海边。“苦差事就由我们年轻一辈接手了。我刚读完几本地产投资书籍,跃跃欲试,兴奋莫名,从此就栽进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和艰苦卓绝的租房生涯中。”雪莉说。

驱逐酗酒闹事房客

雪莉说,1986年世界博览会刚过,好像盛宴之后的残局,卑诗省经济极不景气,人们纷纷移居东部多伦多,这样的合租屋只能租给学生、失业人士、低收入单身、长者,几乎全是本地加拿大白人,新移民可能还嫌贵。有一位房客经常在週末喝酒,收音机响到半夜三更,扰人清梦。雪莉常收到菲律宾房客妻子的埋怨电话,一会儿烟味从暖气道进她卧室啦,一会儿半夜回家的人楼道有脚步声啦,一会儿楼上音乐太响,她女儿无法弹���琴啦,弄得雪莉头疼欲裂。有一次,那个捣乱房客醉酒打破玻璃,无理取闹,在电话里又叫又喊,又哭又吼,还威胁如果不马上给他安装玻璃,他就把全楼人吵醒。

当时雪莉家正有朋友从中国来,饭菜已上桌,正准备招待朋友吃温哥华大螃蟹,害得他们宾主不宁。雪莉不得不报警前去干涉。第二天房客酒醒后装得若无其事,想用一句抱歉就化解干戈,幸好警员指导雪莉给他下了短期逐客令,如果他不走就与他法庭相见,因为损害私人物业,妨害公众安全,有警员作证,房客只好签字同意,很快就走了,雪莉终于甩掉心头之患。

这是雪莉第一次购买出租物业,也是第一次遇上这么大的麻烦,经过这次“浩劫”,雪莉变得谨慎多了,宁愿降房租以求好租客。

斗智斗勇力擒小偷

房东的路可不是一路牧歌,而是有危险,有陷阱,有时需要斗智斗勇,有时需要披荆斩棘。

1988年,雪莉的一位西人房客说,最近没钱,希望帮她剪草。雪莉就把手提包放在地上,房客剪草,她帮着收草。她把草倒到垃圾桶后,一回来,发现手提包不见了。包里有刚收到的房租,还有几栋出租房子的钥匙。

雪莉马上告诉房客手提包丢了,房客说,刚才有几个孩子经过这里。问他是多大的孩子,他说是十几岁的;问他有多高?他比划了一下,只有七八岁的高度。雪莉觉得可疑,就跟他说:“我的包里没钱,但有重要文件。如果你帮我找回来,我给你100元钱。”房客翻垃圾箱帮他找,手一直在抖。

雪莉故意说:“我记起来了,放在你房间的沙发上了。”她叫另一个房客在旁边看着,请剪草的房客打开房门。他不得已打开房门,雪莉进去挪动沙发,没看到手提包。房客急着说:“我要上厕所。”雪莉在房客前面沖进洗手间,第一眼并没有看到什么,绕到锅炉后面,发现了手提包,马上提着跑出来,打电话报警。

那是在1988年,警察没那么忙,立刻就来了。小偷房客跑了,但很快就被抓回来了。警察问雪莉要不要到法庭上告他,雪莉放弃了,她愿意给房客一个机会。她申请了保护令,让小偷房客48小时搬离,以后不能到雪莉的房子来了。在小偷走之前,雪莉将他过去交的定金也还给了他。小偷对雪莉没告他非常感激,他说:“你救了我。”他过去也犯过事,如果告他,他就可能要坐牢了。

雪莉在多年的房东生涯中还遇到过危险的情况。一天,有人要来看房,雪莉电话里没多问,只是交代他们需要人推荐。一男一女两个东方人来看房。雪莉走在前面,发现他们把门插上了。

看房时,两人一个在雪莉前面,一个在后面,让雪莉感到不舒服。当时整座楼里没有别人,她故意对两人说,楼上的房客上夜班,这时他正在睡觉。你们白天可不可以不吵?木结构的房子隔音差,有动静互相听得见,说完就把门打开,有《沙家浜》阿庆嫂的机警。

看完了,两人说想租。雪莉说,先给推荐人打完电话再决定。第一个人说这两个人不错,找到第二个推荐人时,发现对方是华人。对方告诉雪莉,这两位租客不交房租,刚被她赶出门。本来为了这两位尽快搬走,想不说,但听说雪莉当时30多岁,是新移民,担心她难应付,就如实告诉她了。这次经验使雪莉日后租房更小心了,在见面之前问很多问题,坏房客遇到这么谨慎的房东,往往就打退堂鼓了。

也遇到过交不起房租的好人,三个月交不起房租,雪莉只好让他走,帮他申请社会福利金。她抱歉地说:“我不是慈善机构。”欠的钱也就算了,小时候受的社会主义教育,使她对穷人永远充满同情,永远不会当恶地主。但谁想欺负她可不成,她毫不客气把坏人告上法庭,屡战屡胜。雪莉认为,一定要选对房客,避免打官司。现在他们的儿子成了律师,但他们希望永远也别有法庭纠纷,太劳神伤财了。

在100公里以外的地方,雪莉有座公寓楼,请了经理管理,几年才去一次。一次经理生病,有房客欠了两三千元房租。因为这位房客吸毒,雪莉电话指挥楼里所有房客签名,要求房客搬走,但房客不搬。拿到法庭的命令,让房客交钱,但房客什么都没有了。有人建议雪莉请法警,如果请法警,需要先交钱,可以直接把房客赶到街上去。雪莉没这么办,她不想与人结仇,再说轰走他们,一分钱也拿不回了。在经理的密切注视和全楼房客的督促下,这位房客必须每两周交一批钱作为不轰她的条件,直到获得遗产为止,而且立下书面保证,还了债必须搬走。

房客说,不是不交钱,是在等一笔11万元的遗产。她的丈夫和她都吸毒。雪莉说,怎么信任你呢?三天之后,房客在经理的门下面放了400元钱。

这位房客告诉雪莉,她7岁时,亲眼看到继父把她妈妈杀了。几年后,继父自杀了,她的经歷很坎坷,在电话里哭得很伤心,说雪莉是天下的好人,她绝不会失言。

过了几个月,房客的遗产真的到了,还完所欠的房租,还想租住在雪莉的公寓,雪莉不让他们住了。建议她买个房,以后就不用交房租了。这位房客守了诺言搬走了,听说买了新车。这位房客6月份得到的遗产,邻居们预计她和丈夫会在两三年内把钱花光。结果比预计得还快,在当年的圣诞节前,他们的钱就花光了,女房客的丈夫还吸毒过量死了。

20多年的房东生涯过去了,丰盛的回报使雪莉获得了财务自由,气定神闲地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她不必为五斗米折腰,也不用朝九晚五地打工,有很多的时间看自己喜欢的书,也有很多时间以文会友。每天她都和丈夫悠闲地在家附近的公园散步;他们还经常唿朋唤友,到世界各地旅游。

雪莉向记者总结她的感想是:当房东,要将心比心,让自己和对方都做到双赢,人家付房租,你的房屋就是他们的家,东西坏了就应该马上修。要有诚信,不要斤斤计较,别人喜欢你的为人,你再发财他们也不会嫉妒你,反正他们要租房,可以拿你和别的房东比。如果你太计较,小里小气,老说地税高,修理费贵,房客也不是傻子,看着房价节节上升,就会觉得你是“捡了便宜还卖乖”,他们还会保护你的房子吗?

雪莉从自己和成百上千的房客打交道的二十多年中,总结出她的感想,在加拿大,大部分人的素质都非常高,好人是绝大多数,只要你尊重和善待他人,你就会生活的轻松愉快,就是遇到坏房客,你也会有好人相帮,从而逢凶化吉,遇难呈祥。正气永远压倒邪气,所谓邪不侵正。

雪莉写的诗歌、散文、纪实文学的书,也快要出版了。回首往事,她庆幸自己在年轻时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她也对房客们心存感激,他们为她带来了财富,也带来了丰富多彩的人生,某种意义上,实现了她多年前的梦想,到联合国工作,因为今天她的生活就是和全世界各民族的人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