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把梵高毕加索带回家
两千余件油画作品和各种古董家俱,都可以在Uno的店中找到,其中还不乏来自中国的瓷器古玩。
Uno店中有来自世界各地艺术家的作品,但十八、十九世纪欧洲画家的油画作品为主打。
无论你是莫奈(Claude Monet)、德加(Edgar Hilaire Germain de Gas)、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的拥趸,还是偏爱毕加索(Pablo Picasso)、马蒂斯(Henri Matisse)或沃荷(Andy Warhol)……这些颠覆了人类审美体验的名字,即便是在艺术馆,也只能偶尔一见。想带真作回家,简直有「痴人说梦」的嫌疑。
不过,逛一逛本地古董画廊,你也许就会看到大师的塬作近在眼前!若有意购买,别说你住在列治文,即便是来自中国内地的游客,都能送到府上!
选画无标準
无论是画作还是各类古董,若能放置家中,不但是终极视觉享受,还能随着时光推移,带来不断增值的物质双丰收。但步入古董画廊,你可能会发现,琳琅满目的各式珍品都「吸睛抢眼」,很容易出现「这也喜欢那也爱」的情境,挑出适合自己又搭配家居风格的作品,似乎大有学问,但Uno Langmann Limited Fine Art古董画廊老闆Uno Langmann,凭藉四十多年的从业经验告诉你:选择艺术品无标準!
「只要你真心喜欢,能够感受到那个作品和你有关联,它就会融合进你的家居,成为你独特品味的一部分。」在Uno看来,色调、大小、作品内容都没有固定标準,唯一的标準就是个人喜好。但Uno并非要顾客「盲目」购买,「一见钟情」虽好,但了解艺术家和作品背后的故事同样重要,「很多人一眼会钟意一件作品,我会讲解给他们作品的内容故事,有时会和顾客的猜想和感觉大相径庭,就会重新作选择。」
不过对于收藏家,「年代和作品时期」也是十分重要的参考因素。Uno认为,在购买前作一些学习了解尤为重要,他的店内除了古董和画作,各类有关艺术家、古董甚至歷史的书籍也藏量惊人,「买画和古董也如同投资,同一位艺术家作品的艺术风格和价值,也会随不同时期而改变,比如毕加索较早期作品的价值就比后期作品要高,因为后期他的画风愈加随性不羁,远不如早期作品具有收藏价值和升值潜力。」
风俗画受热捧
风俗画(Genre Painting),即以日常生活为题材之写实画,Uno发现此类型画作极受华裔客户欢迎,他认同此类画作更具审美和收藏价值,而且这与人类文明史不无关係。在照相术发明之前,绘画的主要功用在于留驻影像,无论人像或风景,都以妙绘细緻、惟妙惟肖为準,融入创作者极大精力,达芬奇(Da Vinci)耗费四年时间创作的知名画作《蒙娜丽莎》(《Mona Lisa》),便是写实画经典代表,其价值和审美意义也不可估量。
但风俗画又是写实画中的一类,用Uno的话说「(画中)总有什么事情发生」(There is always something going on),或是一位母亲在和孩子逗趣,或几个妇人随意的聊天,甚至洗衣、进餐、散步、争执,任何生活中的片段都可以被「截屏」到画作中,在创作和细节描绘上,较风景和人像的静物作品,难度又更胜一筹。
Uno的古董画廊中极少抽象画作,这既出于客户需求较少,也因为Uno自身喜好,「我的店中多为十八、十九世纪的绘画品,二十世纪初的也略有一些。」Uno认为抽象派是诞生在较为繁盛的社会时期,人们生活富裕,开始颠覆传统的产物,有时随时几笔而就,从画家功力、细节描绘和创作者精力投入上,都远不比之前,艺术收藏价值也较低。
主打欧洲画家作品
Uno店中仅油画作品,至少两千余件,从一人多高的巨作,到尽在「掌握」的小画,每一件都是他和女儿精心挑选,其中大多都是来自欧洲画家的作品,「因为从品质和价格的对比上,欧洲画家的作品都很有优势。」
除了较多的英国和丹麦画家,法国、比利时和奥地利等国的艺术家也颇受Uno偏爱,不过艺术无国界,本地和美国的艺术家,以及南非、俄罗斯、澳洲等国的画家作品也都能在Uno店中找到。Uno的祖父曾在中国广东省居住过数年,所以他特意挑选一些描画广东人物风情的油画,但这些作品均出自西人之手,迄今亚裔画家作品较少。
「中国的油画作品是较近的世纪才出现的,我也在关注现代中国油画作品,希望能购买一些精品。」
Uno店中除了个别作品是后期画家仿绘名家名作,其余皆为塬创真品,不少真出自名家手笔,包括莫奈的风景油画,虽已售出,但Uno仍保存画作照片,相信其升值潜力,若日后有机会可以买回。
「我们经常买回曾卖出的作品,有时以多出几倍的价格收购,和不少收藏家都一直保持联繫。」Uno的案头至今还放一件罗丹的头像雕塑作品,希望能够为它找到合适的买家。
文/图:赵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