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雅思网_雅思预测_雅思机经_雅思考试_雅思资料下载_雅思名师_2018年雅思考试时间

移民“杜拉拉”:加拿大升职记 在运气敲门时要

去年在中国大陆有一本红透半边天的小说《杜拉拉升职记》,被排成了话剧,并被拍成电视剧和电影。一时间“杜拉拉”成了在职场上不断进取白领丽人的代名词。来到加拿大后,很多在职场上风生水起的技术移民,主动调低了目标,找到专业工作就满足了。其实,只要努力,职场升迁的机会也还是有的。本专题就讲了男女“杜拉拉”们在加拿大的故事。

“做回专业工作”似乎成了一些技术移民的理想和目标,并为之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初来加拿大的朋友设定这个目标,应该是个前进的动力,但来加拿大生活工作时间久了,这样的目标在一些人看来就显得太没有追求了。做了专业工作以后,再往什么方向走呢?

有人说,来加拿大还干事业干嘛,下班就回家,在花园里剪剪草,陪陪孩子,周末开车出去玩玩,就是理想生活了;有人说,在加拿大工作,没办法跟西人竞争,玻璃天花板,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确实会挡住你向上走,混个温饱,随遇而安吧;也有一些人还保持了在国内那样的进取精神,投入工作,寻找发展的机遇,不放弃在职场上的爬坡。

2010年公佈的一项调查显示,加拿大本地人最关心的是买楼、旅游和提早退休,52%的华人最关心职场升职,比全国平均31% 高出21%。这个调查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即使到了加拿大,华人依然重视职场晋升。

在运气敲门时要能开门

人各有志,追寻不同的梦想,享受各自的乐趣。记者采访了几位投入工作,不断进取的华裔移民,有白领丽人,也有精英男士,希望他们分享的经验和感悟,能够对想在职场上更上一层楼的移民朋友们有所帮助。

很多移民认为,即使自己工作表现再好,在职场上升时都会遇到“玻璃天花板”——一种看不见的障碍。Carol不这么看,她说:“能力够了就会升职。”

Carol是河北人,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做中学教师,教数学,来温哥华6年了。刚来温哥华时,曾在连锁菜店工作,后来上学院学了办公室管理,在一家西人公司找到工作。经理提前退休,她得到升职机会,成为助理经理。

她觉得自己升职也有运气的成份,但一定要准备好自己,“在运气敲门时能够开门。没有幸运,努力的人不一定能成功,或者成功到来得会比较晚。但成功的人不管有没有幸运的成份,他们都一定是坚持和努力的人。”

每小时8元也不给客人冷脸

刚来温哥华时,像很多新移民一样,Carol 花很多时间学英语,适应环境,还找了一份谋生的工作——在一家卖菜的超市做收银员。她说,最初的工资是每小时8元,一年下来,加到每小时8块半。即使工资低,她也高高兴兴地上班,对顾客笑脸相迎。有些住在附近的西人老太太喜欢找她聊天,她对她们很热情。“不是说挣8元钱就给人冷脸,跟顾客聊天还可以提高英语呢。”Carol找到办公室工作后,在街上遇到菜场聊天的老太太,告诉她们这个好消息,她们很为Carol高兴呢。

Carol说,在菜店一起工作的有不少技术移民,有些人干这种工作就觉得心理不平衡,爱抱怨。她说,既然要干这个工作就不要抱怨,觉得自己能力够就找好工作去。很多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新移民只能从Labour工(体力工作)起步,是因为英文不好。如果想想自己的不足,尽快弥补,才能改变处境。现在,当时在菜店做同事的技术移民大多数都离开了。“没人管你在中国时怎样。来加拿大只要肯努力,就会越过越好。千万不能瞧不起别人,瞧不起自己。”她说。

另外,她觉得在打Labour工时,头脑也一定要清醒:来加拿大是为过更好生活的,不是来打Labour工的。要分清Job(职业)和Career(事业)的区别。

投入工作大家看得见

很多新移民来加拿大后希望找回在中国时的工作,Carol没这么想,她不想再做教师了。因为讲课太投入,她讲到咽喉发炎,她来加拿大后,就希望转做办公室工作了,于是在学了一段时间的英语,考了LPI后,就到一家学院学办公室管理了。

Carol做事不喜欢拖泥带水,很讲效率。他们一家是2004年10月来加拿大的,2005年9月她就在学院上学了,2006年8月拿到证书,毕业之前就开始找工作了。

当时她用传真机发出了无数简歷,“都不记得发给谁了。”她说,找了5个月才找到现在这份工作。当时有两个公司找她面试。一家起薪每小时11元,另一家起薪每小时15元。起薪15元的那家公司的部门经理跟她谈了很久,还对她做了第二次面试,但最后没用她。Carol总结经验说,第二次面试时,部门经理请她看一份文件的问题,她没看出来,由此发现了她没有相关工作经验。后来,她得到了起薪11元的那份工作。“起薪高的工作要求也高。”她说。

别让英语 困住自己

开始工作后,Carol学得很快,态度积极,与同事关系融洽,也很愿意帮同事的忙。同事们对她的评价是:“聪明、热情、电脑好。”她的表现让公司很满意,工资也升得很快,开始时每三个月都收到一份通知,每小时工资涨1元。后来每年涨1元,去年1月份工资涨到15元后,经理打算提前退休,就向老闆推荐了她,她得到助理经理的职位。年工资增加1万元。“我现在的年收入4万多,很多技术移民比我收入高得多。但我最想跟大家分享的,就是我在不断坚持和努力,越做越好。这也是我感到自豪的一点。”

她说,努力工作,大家会发现你的优点,肯定你的能力。“你以为混日子别人看不出来吗?”她说,有的新移民,看到别人一个眼色,就认为是歧视,那是跟自己过不去。如果整天呆着、抱怨、不努力,才华就会被埋没。

让carol 体会比较深的是,英语对于职场发展非常重要。“不能让英语困住自己。”她说,学英语有很多免费资源,看你是否花精力去学,决定英语提高速度的主要是主观因素。职位越高,在工作中就需要和越多的人有沟通,而沟通能力的基础又是语言,所以英语和沟通能力是找到工作和在工作中得到升职机会的重要因素。

“我来6年了,英语也没到出色的程度。在英语方面,对自己不能要求太高,也不能没要求。”Carol说。

她刚到温哥华时,曾到一间叫Century House的老年活动中心学英语,有一些老人义务跟新移民聊天,辅导新移民英语。刚开始时,班上来的新移民还挺多的,最后只剩下Carol一个人了。

工作后,她虽然英语的语法不错,但听、说都有问题,西人同事跟她开玩笑她就听不懂。她就跟同事请教,然后记在本子上。中午吃饭时,大家一起看电视新闻,她也不是都能理解,大家讨论新闻内容,她也不太明白,但她一直用心听。下班回家,因为要带孩子,没太多时间听英语,有时候看电视剧,发现人家是这样表达的,就记下来。

她在一元店买了两个笔记本,家里放一个,办公室放一个,学到新的表达方式随时记下来。西人的英语表达方式言简意赅,还有一些特别的情感表达。她一个词一个句子的记下了,慢慢积累,就量变变质变了。

Carol说,从听不懂同事开玩笑,到听懂了反应不过来;从反应得不够恰当,到正确反应。在一点一滴的学习中,英语表达慢慢提高了。

感谢帮助过我的人

一来到温哥华,Carol就喜欢上了这个地方。让她心存感激的是,她遇到了很多善良的人,得到了他们的帮助。从成人高中的老师,到Century House的老年志愿者们;从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单位的热心的同事,到比她早到的移民。

在老年活动中心学英语时,她遇到过很多让她感动的义工。有一位先生50多岁,还在上班,家里有聋哑的女儿,他愿意开来回两个小时的车,来为新移民上两个小时的英语课。另一位全职做教师的,嗓子都哑了,还坚持为学生们上课。

对Carol帮助最大的是一位70多岁的老先生Jim。全班走的只剩下Carol一个学生时,他们��了多次一对一交谈的机会。Carol 在找了几个月没找到办公室工作时,犹豫着要不要去学做护士。当时华人都认为做护士收入高,好找工作。

Carol请Jim 帮忙修改简歷,也与他探讨了这件事。Jim问她:“你对做护士有热情吗?确认喜欢那份工作吗?”他提醒Carol,不要去做自己不感兴趣的工作。Carol醒悟到,如果不热爱一份工作,挣多少钱都会厌烦,做护士不是她正确的选择。

结束在老年中心的英语学习后,有一天Carol在街上遇到Jim,看到他瘦得厉害,一问,原来他得了胰腺癌。后来,听说Jim进了临终关怀病室。Carol去看他,那天她刚刚找到工作。记得去的时候是晚上8点钟,Jim已经意识不清醒。Carol一见他就哭了。她告诉Jim自己找到工作了,也不知道他有没有听到。第二天清晨两点钟,Jim就去世了。

回忆起来加拿大帮助过自己的人们,Carol觉得自己很幸运能够遇到他们。自己能够在工作上不断进步,生活过得越来越好,应该感谢这些好人。

想升职  要跟上司说

张京华移民加拿大10年了,她是学电脑的,在国内做过硬件维护,在日本做过软件开发。来加拿大后,先生很快找到了IT行业的工作,她先是在家学英语,做做义工,一年半以后找了份工厂的工作。

升职加薪越干越好

这份工作是在一家制作画的工厂,老闆是西人,工作不太累。她当时打算上学,考了托福。他们公司的CEO定期会从生产线上选几个人座谈,跟她谈话时,她说想换到办公室工作。做了8个月工人后,她被调到办公室 了。她做的是报表,接触到一些数据库的东西,学到了库存、物流方面的新东西。

因为生小孩停了一段时间工作,之后回原公司工作了不长的时间后,张京华找到了一家大型零售连锁公司,就跳槽了。

在新公司还是做报表,但在商业方面更专业,涉及到库存、供应链等。在对公司的整个系统全面瞭解后,她主动作出了改善系统流程的方案。虽然这不是上司交代她的工作,但她知道这是上司想做但还没有找到人做的事,她的这个方案提高了部门的效率,上司很满意。在这个公司工作不到两年,她就升职成了高级分析员。本来没有这个职位,是上司专门为她新设的职位。

又过去了两三年,虽然她的职位没再升,但每年都获得很好的加薪和奖金。工作涉及到范围也更大更重要了。今年,她参与的一个项目由上司申报参加全公司的比赛,得了奖,她分到了一些奖金。

要敢于表达自己的愿望

中国人喜欢埋头苦干,但张京华说,除了干活,还要把自己的想法跟领导交流,找机会让领导知道自己是称职的,还有能力没发挥出来,有升职的愿望。她说:“有人抱怨自己做事领导没看见,建议他们多跟领导交流。”

张京华参加了一个课程,认为公司应该把学费全部报销,但负责审核的领导认为只能报销一半。与这位领导交流后,领导瞭解了张京华是怎么想的,张京华也明白领导是怎么想的了。她相信经过沟通,下次报销学费时领导会考虑她的想法。

她的经验是,表达能力很重要。她平时喜欢看电视,这对提高英语和瞭解当地文化都有好处。但表达得好不好,不光在于英语水准,更重要的是沟通的愿望和能力。在公司,她会参加一些活动,与同事交流,也参加讲演培训,增强表达能力。公司内部也有互相帮助的计划,公司一位董事曾辅导她,教会了她在交流困难的情况下该如何沟通。

有些人想升职或加薪,表达愿望时很强硬:“不升职就走人。”张京华觉得这样不好,应该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她在职场生涯中遇到过这类情况,她真的想离开一个公司,因为对职位、薪水不满意,而且已经跟别的公司谈好意向了。在跟老闆辞职时,老闆为了留她,给她加了薪,她就没离开公司。张京华说,强硬要求升职加薪的情况,只适用于找到下家时。

如果想升职,她认为最好是在平时与上司坦诚表达,上司会帮你出主意,告诉你哪方面应该加强。加薪也是一样,她每年都在上司做加薪决定前,表达自己的愿望。她说,在上司做预算前,她会找非正式场合表达她的愿望。虽然每年加薪都有一个平均数,但自己是落在上线还是下线,就得争取了。一位西人同事与她分享自己的经验:“不争取不行,我的每一分钱都是自己要来的。”

张京华说,平时表现一定要好,争取升职加薪才有底气。

业务强还要会解决问题

新的一年对地质博士郭英廷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最近,郭英廷离开了工作几年的一家加拿大公司,1月中旬就到一家更大的美国公司履新了。他在原公司的职位是项目总经理、合作公司董事,到新公司的职位是:加拿大分公司副总裁和亚洲分公司总裁。

职位的晋升,将为他带来一个崭新的平臺。

来自中国的地质博士

郭英廷是个健谈、活跃的人,朴实而坦率,不但业务强,而且擅长与人交往。他告诉《加拿大都市报》记者,他1988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获地质与勘探工学博士学位,其后留校任教,曾任副教授、系主任;1994年至1995年,在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做博士后;1995年至1996年,在UBC做博士后。其后,离开校园,在加拿大和美国的矿业能源行业工作。

2006年起,他在加拿大一家矿业公司工作,作为项目总经理,负责在中国的项目,管理野外考察和勘探工作。这些年来,他主要在中国工作,一个半月才能回一趟在大温的家,享受两星期的家庭生活。

郭英廷告诉记者,即将上任的新公司,总部在美国丹佛,在世界11个矿业中枢的城市设有分公司或办公室,包括:北京、芝加哥、丹佛、瓜达拉哈拉(墨西哥)、香港、伦敦、纽约、圣地牙哥、澳州悉尼、多伦多和温哥华。他加盟的新公司是做矿业技术咨询服务的,从事矿业新项目和新设施的勘探、设计、融资和开发的咨询服务;帮助客户进行已有项目和设施的战略重组和运行优化;为客户提供项目融资和并购前的评价和估值、矿产品的市场分析、抵押资产的估价和战略规划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在香港证交所上市的矿业公司技术规范方面,该公司是唯一的技术顾问。郭英廷今后的工作的重点将放在在亚洲。

考当地认可证书

谈到自己移民北美后,在职场不断晋升的经验,郭英廷说:“我是做技术的,业务能力是最重要的。”记得找第一份工作面试时,因为他的英语带口音,面试官问他:“你是非洲来的吗?” 他说,英语的口音是很难改掉的,但在职场上一路走下来,最关键的还是业务能力。

对于来自中国的专业人士,他的建议是,考当地的牌照很重要。他在考到注册地质师之前,即使同事们都知道他有足够的能力,也不能给他独当一面的职位。拿到注册地质师,专业资格才得到认可。

谈到职场晋升,他认为:“唯一竞争过西人同事的是技术。语言、文化可以学习和提高,很难超过他们。”

原住民及环保问题重要

即使在专业上有博士学位,郭英廷仍认为在业务上的学习提高非常必要。在中国学到的东西只限于专业,不涉及到法律、企业管理等,他在考注册地质师的过程中学,也在工作时瞭解相关知识。

加拿大虽然人际关系比中国简单,但在管理地质项目时,会遇到与原住民关系、环保等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会影响项目的展开。

收尾也不能忽视,要尽力将环境恢復到工程之前的水准,让当地居民满意。否则,会影响到下一个项目。作为管理人员,与同事之间沟通,与各个环节的承包商协调也是很必要的能力。否则,即使给你一个职位,你也未必做得下来。

有人脉才有“贵人”

郭英廷说,即使是在北美公司工作,“贵人相助”也很重要。在他考注册地质师执照时,就得到了4位有工程师资格同行的推荐,他们认为郭英廷可以胜任专业地质师的工作。

大陆来的很多专业人士在考加拿大证书时,因为过去学的科目与加拿大的不同,都被要求补课,考试对于在校学生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于工作多年的人来说是个难题。评审委员会没要求郭英廷补任何一门课,应该归功于4位工程师的推荐。

这次升职,也是由于一位长期合作西人的推荐。这位西人的同学是现在这家美国公司的老闆。美国公司的一个分公司两年前在中国有一个事情找郭英廷帮忙,郭英廷帮他们把事情办妥,令老闆印象深刻。而且北美的矿业圈子小,谁的业务能力怎样,大家都很瞭解。最近美国这家公司的亚洲公司总裁辞职,老闆就非常有诚意地邀请郭英廷加盟。

郭英廷说,虽然在北美不需要刻意拉关系,但也不能不与同行同事交往。与这些帮助他的“贵人”的交往,也就是平时一起喝杯咖啡、啤酒,或者一起吃个午饭,过节打个电话吧,重要的是通过一起聊天,加深瞭解。

郭英廷也承认,在做亚洲业务方面,自己既有中国背景,又有北美工作经验是个优势,可以将两边不同的文化、工作方式结合得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