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国新移民拨款用于35万年薪:吁阳光政策监管
图为出席记者会的机构代表合摄。 (照片由主办机构提供) 20多个移民社区机构和团体昨天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呼吁联邦政府推行「阳光政策」,监管联邦新移民安居服务拨款支出,堵塞任何不当使用政府拨款的漏洞,促使移民服务机构将服务新移民的每一元钱都直接用在新移民服务上。 主办机构表示,据加新社7月10日报道,数以千计的慈善机构雇员的薪酬多达6位数。「现时全国共有100万名慈善机构雇员。税务局资料显示,去年超过6000名雇员的收入超过12万元,数百人的收入更是超过35万元」。这则新闻震惊了华人社区。 这是一个全国统计数据,但反映到各省市,也存在同样的情况。一些由联邦政府资助、服务移民的慈善机构其行政高层的年薪超过35万元,其雇员年薪超过10万的也为数不少。他们的工资不仅超过很多联邦政府官员的薪酬,甚至超过了总理的薪酬。 大部分慈善机构雇员的工资来自政府的拨款,即来源於纳税人。这些慈善机构包括社区移民服务机构。 一方面,这些慈善机构的6000名雇员年收入超过12万元,有数百人年收入超过35万元;另一方面,联邦保守党政府用於新移民安居服务的费用5年里已增加了3倍,可是仍然有诸多机构申诉这方面的资源严重不足。他们坚决支持移民部长康尼在11月25日提出的政策,即「自2012年起,新移民服务的拨款应直接用於新移民的服务上,而不是用於各机构的行政管理费用(包括行政人员的工资)、旅行和基本建设支出等开支」。 为了使政府拨款即纳税人的钱用得其所,使政府拨款的支出更具透明度,参与康尼一致呼吁联邦政府采取以下举措,推行「阳光政策」: 公布由联邦全额拨款的机构或项目里年薪超过10万元的雇员名单(如安省Sunshine List);要求政府监管纳税人的每一块钱用得其所,堵塞任何浪费资源的漏洞;设立政府全额拨款机构或项目里行政人员的工资上限(建议不超过国会议员年薪)。 发起单位∶多伦多社区与文化中心、加拿大中国专业人士协会、台侨社区服务中心、台湾同乡会、安省中华总会馆、华人同乡会联合总会、新华人联合会(普华会)、加拿大多元文化民间艺术协会、福建华联、北京协会、密西加沙华商会、安省华人服务中心、加拿大闽南总商会、加拿大高等院校校友联合会。 移民团体∶慈善机构薪资 应公开
发起呼吁的社团代表昨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右三起蔡承志、姚平、锺新生、杨宝凤。(记者翁晓青/摄影) (世界日报)联邦移民安置服务经费是否得到合理使用?获得政府拨款的机构绩效如何?多伦多近20个移民社区机构和团体,呼吁联邦政府推行「阳光政策」,公开获联邦拨款机构中年薪超过10万元的雇员名单,监管拨款物尽其用,让政府资源的分配更加公平和透明。 加通社於今年7月的报导指出,数以千计的慈善机构雇员薪酬达到六位数,税务局资料也显示,去年有6000名慈善机构雇员收入超过12万元,超过35万元的则有数百人。 多伦多社区与文化中心行政总监锺新生昨日表示,该新闻令社会震惊。比较联邦政府官员的薪酬,总理薪酬为31万5462元,内阁部长为23万3247元,国会议员为15万7731元。而一些慈善机构的高薪雇员的工资甚至超过了总理的薪酬。他希望联邦政府参照安省政府的阳光政策,将获联邦拨款的机构中年薪超过10万元的雇员名单公开,有利於纳税人及该机构本身员工进行监管。 锺新生表示,大部分慈善机构包括社区移民服务机构的经费来自政府拨款,过去五年,联邦政府的新移民安居服务费用增加了三倍,但仍有诸多机构申诉资源严重不足。他表示并不赞成联邦减少新移民服务的拨款,但应对接受拨款的机构进行严格审核及管理,根据绩效重新调整和分配资源。 联邦移民部长康尼11月25日提出,自明年起,新移民服务的拨款应直接用於新移民服务,而不是用於机构的行政管理费用(包括行政人员的工资)、旅行和基建开支,锺新生对此表示拥护。 台湾同乡会会长蔡承志表示,慈善和服务机构不应该依靠政府资源来生存,应有自筹资金的能力,而有些机构70%至80%的经费来自政府拨款。他认为,政府资助的服务机构雇员受薪无可厚非,也不是质疑薪酬应该有多高,而是希望考核该机构的服务品质,评估纳税人的金钱是否得到善用。 多伦多社区与文化中心、加拿大中国专业人士协会、台湾同乡会、华人同乡会联合总会、福建华联总会、多元文化民间艺术协会、安省中华总会馆、闽南总商会等14个社团昨日发起呼吁,希望联邦政府公布由联邦全额拨款机构或项目中,年薪超过10万元的雇员名单;要求政府监管纳税款用得其所,堵塞浪费资源的漏洞;设立政府全额拨款机构行政人员工资上限,建议不超过国会议员的年薪。 这些社团计画,在采行阳光政策公开雇员年薪之後,将进一步展开薪酬是否合理的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