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系统一无是处?康尼被批短视近利
加拿大移民部长康尼不假辞色抨击现行移民系统,并动作频频推出各项改革措施。但有学者认为过於短视近利,未必有利国家长远发展。图为日前他宣布加快技术类(trade)移民申请。(取自移民部网站) 近期移民部长康尼(Jason Kenney)动作频频,每隔几天抛出重大改革措施,抢尽媒体版面,彷佛加拿大移民系统一无是处。但统计资料显示,现行移民系统绝非如此不堪,有学者担心移民部的改革措施短视近利,只顾职场短期需求,无视国家长远发展。但康尼强调改革已兼具国家长短期所需。 移民部长康尼近期大力推动加国移民制度的「新政」,令人目不暇给,如注销28万名技术移民申请积案、修技术移民计分制,由雇主甄选移民、要求省提名计画(PNP)申请人提交官方语言证明、调升投资移民金额及期限等等。 尽管康尼成功博得媒体版面,成为曝光度最高的阁员,但他对现行移民系统不假辞色的抨击,彷佛加拿大现行移民系统一无是处。 联邦技术移民被康尼说得如此不堪 表现并不差 事实上移民部自己的统计数据显示,现行制度并非如此不堪,以康尼批评最力的联邦技术移民为例,尽管初期收入低於有预先工作安排的PNP移民,但抵加拿大五年后,联邦技术移民的平均年薪反而高过PNP移民2000元到7000元。 一些右翼反移民智库不断散播新移民收入低於本地出生者,要求限制移民。他们指1970年代的移民收入与本地人几乎相同,但1990年後抵埠的新移民收入仅及本地出生者的一半,2000年后抵加者,更有三分之一沦为低收入户。 新移民收入偏低是事实,但每个移民类别都面临同样困境,并非只有联邦技术移民。就算是本地出生的加拿大人,现在找工作也远比1970年代困难许多。 「公民」不等于「雇员」 康尼预告技术移民改革将著眼於本地目前就业市场需求,并赋予雇主更多甄选移民权利。但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教授史威曼(Arthur Sweetman)认为,企业的需求变化很快,例如当初科技业需才孔急,政府引进大批具有电脑技能的移民,但随著2000年代初期科技业泡沫化,许多人都失业。 他强调,加拿大需要的是「公民」(citizens),而雇主找的是「雇员」(employees),「雇员」是因应短期所需,「公民」则是为了永续,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也有人认为移民第一代表现或许不出色,但他们的第二代表现却优於父母是本地出生者,以华裔移民为例,有62%的移民第二代取得大学学位,但父母非移民者,比率仅有24%。 康尼知道移民第二代或所谓的移民1.5代(海外出生,但幼年随父母移民)表现优异,但改革移民系统时不会将其纳入考量,他说加拿大不能根据移民子女或第三代的可能表现做为甄选标准。 他强调如果移民第一代能在加拿大很快取得成功,那他们的子女及第三代表现将会更好。 康尼:加拿大新移民很失败 康尼表示,过去30年,登陆加拿大的新移民的经济表现持续下降,表现为收入低,失业率高。从很多研究报告中也看到,专家们都同意,新移民平均接受的社会资源超过他们对社会的贡献。 康尼称,很多人都听到过新移民令人伤心的故事。他说,他在阿尔伯特省遇到的一对夫妻来自哥伦比亚,2人都是牙医,他们在加拿大做大厦门卫及管理员的工作。不少出租车司机移民前是工程师或医生,“这已经成为经济移民政策失败的标志。” 他表示,这不只是对加拿大经济的问题,对个人、家庭及社会也有影响。这些人感到挫折,他们以前的经验及资格不被加拿大雇主承认,使他们感到“压抑及耻辱”。 很多移民把希望寄托在他们的第二代。但康尼说,这不足够,“我们必须看看数据,看看现实,改革我们的经济类移民计划。” “欢迎教育程度高的人来加拿大,却面对失业或就业不足,我们显然需要结束这个做法。”康尼说,当专业人士找不到其专业的工作,“他们的技能会过,他们将失去动力及士气,对他们的家庭是悲剧,对国家是浪费。” 按移民部长的说法,新的移民系统将从原来“缓慢的,僵硬的,被动的”系统,变成一个“快速,灵活,主动的”的系统,能够满足雇主的需要。 作为一个快速、灵活及积极的系统,康尼提到已经做过的一些改革,比如加拿大经验类别,让国际学生毕业后工作满一年的人申请移民;或者临时外劳做满2年中等或高技能工作后申请移民。而且给他们快速处理的待遇。 (责任编辑:无忧雅思) |